尿细菌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是尿含菌量大于等于十的五次方每毫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常为尿路感染。如果尿含金量为十的四次方至十的五次方每毫升者,为可疑阳性,需要复查。
尿培养多用于检查泌尿系感染,如膀胱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的病原菌,并可以检查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从而帮助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尿培养标本的留取,应避免杂菌污染。可用无菌导尿取尿,临床多采取中段尿液。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mg~150mg。若在150mg~500mg,为微量蛋白尿。大于500mg,为临床的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的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做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小便当中是否存在致病菌,包括一般细菌、耐药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结核菌。明确尿路当中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以后,对于后续的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颗粒管型是指是由肾实质性病变的变性细胞分解产物或由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等崩解的大小不等的颗粒聚集于T-H糖蛋白中形成的。分粗颗粒及细颗粒两种,多见于肾盂肾炎、或某些原因(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也可出现于正常人(孕妇)尿中,特别是剧烈运动之后,如果经常反复出现,则属异常。
尿比重1.005显示尿比重低于正常值,正常尿比重为1.015-1.025,婴幼儿和老年人尿比重偏低,生理情况下尿比重偏低见于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尿比重明显偏低,甚至可以低于1.003,而病理情况下尿比重偏低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损伤,此时尿液的浓缩功能下降比重偏低,此外也可见于尿崩症,如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