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动态心电图结果女,24岁。总心搏数:112468次。最...

会员13392482 25 已回复
标题:动态心电图结果女,24岁。总心搏数:112468次。最高心率:147(上楼时)。最低心率:59交界性(半夜睡觉时)。平均心率:79。窦性心律。窦性心搏总数:104795次。窦性心动过速:共15352次(13,7%)。窦性心动过缓:共1056次(0,9%)。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总数:7069次(6,3%)。单个室早:7069次(6,3%)。室性二联律:137阵。室性三联律:26阵。室性四联律:322阵。心率变异。PNN50:4,1。RMSSD:140,8。SDSD:146,1。SDNN:157,6。SDANN:122,5。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报告:窦房结至交界区游走心律,交界区心律频发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总心搏:7590。请问大夫应该怎么治疗?是否严重呢?能看出有无心肌缺血吗?我不想做手术了,3个月前做过房缺封堵术了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付强 个人诊所内科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内科
已帮助用户: 964
问题分析: 心律失常一方面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属功能性,另一种常见原因就是器质性问题所致;从描述分析,结合房缺病史考虑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可能性大,这种情况往往引起患者心慌、胸闷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由于没有图单凭描述看不出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意见建议:建议你重视此病,还是需要积极药物治疗的,建议你去正规医院诊治,根据具体情况再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有用0
相关问答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通常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连续记录动态心脏活动的方法,能反映患者在工作、休息、睡眠状态下心脏的电活动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主要是观察有无窦性心律,以及有无其它异位心律,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同时要结合24小时平均心率,明确有没有长间隙,有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需要24小时以上,具体分析如下:
一般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检测要进行24小时以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记录下一天的心脏跳动,如果有心律不齐,就能准确地记录下来,方便医生诊断和治疗。有些病人会出现较少的心律失常,需要多次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因此,目前有一星期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可以记录一星期的心率。有些病人会出现昏厥,或者非常偶然的心律不齐,可以用LINQ等长程心电图记录器来记录心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动态心电图半个小时左右出结果。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一般来讲,大概半小时左右可以出结果,但是建议患者1到2个小时之后去取结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如下:
1,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该注意不要轻易地自行摘下或自行的粘贴电极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测量的误差。
2,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该注意避免长时间的平卧或故意不活动,否则不易于心律失常的检出。
3,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该注意,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临床中,动态心电图约需100块钱。
动态心电图多为方便观察患者24小时心跳,节律等情况,同时对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进行监测,临床使用较多。一般医院都有自己的专业设备,所以对一些大型医院来说,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检测,但是对于中小型医院来讲,由于没有相应的医疗设备,因此就无法使用了。现行动态心电图价格,以各地消费水平、选择的医院等存在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动态心电图佩戴方式如下:
左手和右手导联贴在左锁骨和右锁骨下较平坦区,腿部导联贴在双侧肋骨下缘中腹部,胸前导联位置则和正常心电图的位置一致。通常情况下,患者要佩戴24小时,保持24小时内贴片不脱落。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