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耀胜
医师
内科
擅长:运用中医药的丸、散(面子药)、酒剂治疗多种精神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脑梗塞一般是因为脑动脉硬化而造成的:脑梗塞的治疗主要以溶栓抗栓,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促进功能恢复为主。
意见建议: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多吃蔬菜、水果,高脂饮食,糖尿病,吸烟等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有用0
关注
任朝敏
医师
威县梨园屯中心卫生院儿科
一级甲等
擅长:小儿科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 231161
问题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是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 岁。该病的形成也于长期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导致的动脉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有关
意见建议:可以说以上情况对感觉和运动功能影响很小 治疗的关键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供血,预防复发等,常用的药物有黄杨宁,银杏叶,复方丹参片,西比灵,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积极的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等
有用0
关注
黄树菁
医师
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 131127
指导意见: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而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有用0
关注
李保龙
医师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内科
其他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386288
指导意见: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而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有用0
关注
陆悦
温州医学院内科
擅长:胃溃疡
已帮助用户: 218
问题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 岁。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 倍。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h 至3 天达到高峰。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主要为颈内-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脑血栓形成。该病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
意见建议: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主要临床体征为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部分锥体束征阳性,而共济失调者少见。
预后
脑梗死比脑出血的病死率低而致残率高。随年龄增长病死率明显上升,平均病死率为25%左右(10%~47%)。常见死因是脑疝、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幸存者中病残率亦较高,20%的幸存者在1~2 年内再次复发。
有用0
问题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 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意见建议:
若患上了此病建议采用中医的科学方法及时进行治疗,越早治疗康复的效果越好。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来决定。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