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会员11181890 7 已回复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全身不适、腹泻、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红斑样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出汗、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晓凤 内科
擅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 7846
唾液传播:一般接吻是不会感染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
有用0
姜项禹 中医科
擅长:中医儿科,中医内科
一般治疗 根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特点,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因此,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应进行病原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
有用0
孙宗翰 五官科
擅长:口臭、五官科综合
综合预防 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有用0
唐诗曼 皮肤科
擅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 7806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随着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乃出现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有用0
戴灵薇 传染科
擅长:乙肝、传染科综合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有用0
相关问答

hiv症状表现与病程的分期有关。依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病期。急性期的症状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以及各种类型皮疹等表现。无症状期是没有症状,艾滋病期表现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艾滋病相关症状、机会性感染以及机会性肿瘤,艾滋病的相关症状是1个月以上的发热、腹泻、体重迅速下降、淋巴结肿大等。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HIV是艾滋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缺陷疾病综合征。进入急性期会出现持续低热,乏力,体重降低,全身疼痛,出虚汗,腹泻,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咽喉炎症等症状,急性期过了就会进入艾滋病无症状期,也就是潜伏期,潜伏期一般有淋巴结肿大,其余症状不明显,艾滋病潜伏期结束以后就会进入发病前,症状主要是全身疱疹,瘙痒,消瘦,粘膜溃烂,发热,淋巴结肿大,乏力,头晕,血小板降低等症状,直至威胁生命。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肛瘘的症状是会排脓,脓汁粘稠,黄色、味臭;瘘管日久的排脓相对较少,或时有时无,稀淡如水;若脓量增加,则表示新瘘管生成瘘管有时会暂时封闭,不排脓液,从而出现局部肿痛,体温上升。

姜金波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气郁主要症状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女性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出现气郁的,一般多由于情志不遂,或者是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造成的。治疗上主要是口服一些疏肝理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少生气。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症状会有,意识改变。可以表现为昏迷,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脉搏细速。可以表现为脉搏的增快,而且脉搏微弱。尿量减少,皮肤湿冷发绀等症状。血压下降也是休克的一种表现,但是不能作为判断休克最主要的指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胸闷,脑缺氧,乏力,心悸,心跳加快,心慌,一般发作多在夜间、休息时,很少或从不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兴奋时。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