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急性下壁心梗指心脏下壁出现梗塞。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心脏下壁出现梗塞的患者一般会导致右冠状动脉梗塞,进而出现胸痛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均为急性下壁心梗的危险因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梗并没有绝对的预防途径,但是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心梗的可能性:
1.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状态的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一定有冠状动脉病变。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冠状动脉病变。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每天坚持锻炼时间30min,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2.如果是患有冠心病伴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当血脂、血糖和血压得到控制,能减少心梗机会。
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尽早进行,出现心梗后应及时进行溶栓,通常在6个小时以内进行溶栓。
三个多小时后,溶栓术的作用和急诊治疗差不多,也就是说,静脉的开放程度差不多。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久,超过十二个小时,这个时候就不是溶栓的时候了,因为坏死的心脏已经接近坏死,溶栓只是会加大失血的危险,对患者来说,好处很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溶栓,一旦被发现,就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这是最好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梗可能是由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得上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存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则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多余的脂质成分沉积到血管壁下,通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患者的斑块持续增大不稳定,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造成心肌坏死及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则有可能导致急性心梗。
急性下壁心梗可以通过手术、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抗血小板治疗是为了防止再出现血栓,以抗血小板、开通血管、保持血管通畅为主要原则。但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由于右冠脉堵塞,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容易导致低血压,这时候要尽量减少使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适当增加输液量,确保患者的血压,如果有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植入临时起搏器。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生的面诊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