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可以分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类似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判断任何口服降糖药疗效,以病人血糖作为最为客观标准。
因此检测病人空腹和餐后血中葡萄糖浓度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当肾糖阈恢复正常时,尿糖亦为最主要参考指标,但对其控制标准并无统一认识。目前多数医院均采用“每天一次”作为治疗方案中血糖达标时的最高剂量,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不能保证病人达到满意的疗效,甚至会增加并发症。
因此,必须从生理角度出发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降糖治疗,对低血糖更不能忍受,易出事故,因此不能片面追求降低血糖,应综合考虑。
降糖药物种类很多,不同的降糖药物服用方法、时间均有所不同。最常用的是糖苷酶抑制剂,它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前,嚼服效果最好。还有胰岛素促泌剂,一种是磺脲类药物,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需要饭前30分钟服用。另一种促泌剂为格列奈类,最佳服用时间是餐前10分钟左右。另外,胰岛素种类不同,注射时间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用的药物不同,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也不同,要遵循医嘱服用。
服用降糖药的时间需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和药理作用来确定。促分泌剂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饭前服用效果良好。如果是双胍类药物,有一定的胃肠道刺激性,所以最好饭后服用,可以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加重。
属于磺脲类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起到降糖作用。可以用于经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但是血糖仍然不达标的二型糖尿病。对于一型糖尿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少年儿童是不使用的。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只是使机体细胞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仅在胰岛β细胞功能尚存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不宜用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必须用药4周以上才明显见效,不能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停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