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氢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指标,正常值是在2-12IU/L,指标的高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是检测肝功能的敏感指标。指标升高,说明肝脏损害程度比较重,因为谷氨酸脱氢酶主要在肝脏线粒体当中存在,升高提示线粒体损伤,而一旦线粒体损伤往往提示肝细胞坏死。
谷氨酸脱氢酶偏高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如酒精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但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引起的谷氨酸脱氢酶升高最为敏感。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抽烟喝酒,防止造成酒精肝,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另外要多运动,可以防止患上脂肪肝。谷氨酸脱氢酶如果仅是偏高一点点,并不需要特别的处理。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提示肝细胞受到损害,患有肝脏疾病会出现。饮食上要注意,滥用药物,患有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都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谷氨酸一般是指谷氨酸脱氢酶,其是一种含锌的线粒体酶,以肝组织活性最高。谷氨酸脱氢酶升高既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疾病所引起的。如果谷氨酸脱氢酶持续升高或者升高程度非常显著,很有可能由于各种类型的肝病所造成的,比如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这时需要根据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乙肝病毒DNA定量显著升高的,需要积极应用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