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鼻炎高血压患者适合吃哪种降血压药?

会员117715594 悬赏10元 已回复
患者是本人母亲,年龄52岁,身体状况还算良好,有过鼻炎,胆囊炎病症。目前高血压,属于初期,刚刚有这病没多久。目前在用利血平片,可是出现鼻塞,胃酸症状。请帮忙推荐一下药物
补充提问:
我有问过,利血平现在不适合吃了,可是降压药类别这么多,实在不知道哪种合适了。求推荐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崔英杰 主任医师 敦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盆...
已帮助用户: 19437
指导意见: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长期血压增高状态,容易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肾病,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等问题,所以需要常年服用降压药物,改变生活习惯等来维持血压的平衡与稳定,利血平是一种快速降压药,不适合长期吃,适合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短期降压用,长期吃的话可以选择l地平硝苯地平,或者是坎地沙坦。具体剂量要根据自己的血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同时要减少盐的摄入,运动控制体重,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如果您对我的解答满意,请评价,谢谢。
有用0
关注
王晋军 医师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
擅长:内科疾病肾病、各种肾炎,高血压、胃炎、胃溃疡、
已帮助用户: 134675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情况看,主要是有鼻炎,胆囊炎,胃炎,高血压等,认为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过敏等引起的疾病,会出现了鼻塞,流涕,打喷嚏,需用香菊胶囊治疗。
意见建议:对于胆囊炎,需用胆宁片治疗,对于胃炎,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丽珠得乐和吗丁啉片治疗,对于高血压,需用降压药物治疗,需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低热量、低糖、低油的食物,具体分析如下:
1.膳食结构要平衡,营养要合理。三是要做到三少一多一多,要多糖,少盐,多油,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多选择一些杂粮、谷物等。
2.要严格因的掌握总的卡路里,每天的饮食都要记在热卡里,包括小吃、水果和小吃。
3.另外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鱼肉蛋乳等高蛋白质的食物。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吃零食或者零食。
因为零食一般都是经过加工的,里面可能含有大量的食物添加剂,对高血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零食,比如一些含盐量高的零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吃得太饱,不能暴饮暴食,少吃多餐,饮食上要以低脂为主。另外,每天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等。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抗菌药物一般对于肝脏的损害相对较少。对于没有基础肝病,肝功能正常的人群,合理的运用抗菌药物,并不会对肝功能造成显著的损害。当然,如果有基础肝病,肝功能出现了显著的异常,任何的菌素类药物都有可能继续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因此有些时候还应当注意减量使用,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是要有所忌口的,常常吃水果对身体很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高血压患者吃。吃水果也是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要注意规避水果中的榴莲,榴莲是高血压患者首当其冲不能吃的水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降血压药停24小时可能可以止咳。
使用ACEI类药物会引起咳嗽。服用降压药24小时后,咳嗽会有明显的改善。在服用降压药72小时后,咳嗽将会彻底消失。主要有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在这些药品中,ACEI的药物有时会引起患者的咳嗽。这是由于ACEI类药物能引起肺部的缓激肽沉淀,从而引起咳嗽。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晚上可以吃降血压药,具体内容如下:
夜间服用降压药物。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推荐病人在早上吃降压药,因为每个人的血压都会不同,有些人夜里会出现血压上升的情况,需要在晚上吃降压药,反之则需要在早上吃降压药。每天的血压都是从早晨6点到10点,然后是4点到8点,这两个时段需要按照自己的血压来控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