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动过速

会员108287808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今天去看了一下中医,老先生把脉之后说是怔忡,应服用生脉饮。
目前在服用的药物有比索洛尔,参松养心胶囊,振源胶囊,然后看了一下成分,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生脉饮成分比较一致,麦冬,人参、五味子,,,,那么我有必要参松养心胶囊改为生脉饮吗?

补充:前天晚上8点左右,坐在电脑前面,突然一下心跳加快,胸闷,脸部有发热感觉,脖子后部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服用有比索洛尔,参松养心胶囊,振源胶囊。。。火速赶到医院做心电图,正常。。。。
补充当时情况今天想起来,,,当时两腿相交叉,心里紧张。。。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汪磊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衰、心肌病、心...
已帮助用户: 10048
目前得这种情况不要使用过多的中药成分。麦冬人参等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
有用0
余学钊 药师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药品保健品 三级甲等
擅长:药物过敏,配伍禁忌,副作用,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已帮助用户: 18548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是有气血不足,心气慌的话,可以服用这个药物的,主要是用于心气不足现象,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也可以。
有用0
关注
张健男 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直肠癌,恶...
已帮助用户: 69901
问题分析:你好,心动过速,属于心律失常,可以做心电图检查确定
意见建议:可以口服谷维素片、胺碘酮,美托洛尔片,参松养心胶囊,注意休息,不要喝酒,禁忌辛辣食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的窦性心动过速,由于孕妇要马上生产,孕后期的心脏负担比较大,所以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但是窦性心动过速是没有明显的心悸、胸闷症状是可以顺产,身体各方面没有问题。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通常来说,心动过速用以下药最好,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电解质紊乱,或者是剧烈运动引起的,首先要做好充足的睡眠,做好电解质检查,如果不能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可以采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来控制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有可能会有心室颤动等危险的心律失常,这时候要保持病人的血钾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同时要积极应用胺碘酮等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跳过速可导致突然死亡。比如室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心脏骤停。恶性心律不齐是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包括:特发性的心律失常,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还有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恶性心律不齐。大多数的心动过速不会导致突然死亡,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伴随着迅速的心律不齐的预激综合征,以及迅速的房扑,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不管是不是心脏骤停,都要明确其发病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性心动过速可按其持续期划分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此外,还可以依据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心电图形态、室速的来源和转归等因素进行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律不齐。对于引起和保持室性心搏过速的各类可逆病变,如缺血、低血压、低血钾等,要积极地加以研究和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或房颤时,心室速度较低,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可采用阿托品或人造心脏起搏。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速的症状有下列这些情况:
心跳过速的主要表现为心率加速和变缓,正常情况下一秒心跳不会大于140次。不过,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达到160-200次,其特点就是心跳的频率会达到160-200次。也有少数人表现得很轻微,会有胸闷、疲倦等表现。窦性心动过速并不需特别处理。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心动过速的症状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动过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心动过速的种类很多,具体的原因也有很多,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超过100次就能确诊为窦性心动过速。如果是生理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那么在没有特殊治疗的情况下,排除诱发因素即可。如果是病理性的,要根据病因来进行治疗,包括:控制感染、退烧、调节血压、血糖、纠正贫血、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同时还可以对心动过速进行相应的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