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眼压高如何控制在范围内

会员108442955 47岁 已回复
原发型开角青光眼,1996年在大庆油田总院做手术。至今已做过两次,左眼还做过非穿手术。术后眼压保持在12左右,右眼眼压为20左右,用药为适利达滴眼液。请问我右眼是在做手术还是用药维持好。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金刚 主治医师 丰润区中医院五官科 二级甲等
擅长:眼睑炎,泪点及泪小管狭窄或阻塞,老年性白内障,青光...
已帮助用户: 3281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右眼点眼药水控制眼压20左右,最好手术治疗
有用0
关注
丁佳斌 医师 于都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二级甲等
擅长:慢性咽炎、鼻炎,鼻息肉
已帮助用户: 45257
指导意见:像你这种情况的话,如果用药物能够,稳定地控制眼压的话,是可以不用手术治疗的,但是如果眼压控制不稳定,那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控制眼压。
有用0
韩贤奎 医师 五官科
擅长:近视、斜视、白内障
问题分析:青光眼)眼内压调整功能发生障碍使眼压异常升高,因而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疾病。
意见建议: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应积极防止这些病。建议到医院就诊。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血压收缩压低于120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
当前世界心血管界同行中存在着一种倾向,认为理想血压为80/120mmHg,这是一种理想状态,这将更利于身体健康。对正常高值血压,虽不属于高血压,但该血压亦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每种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的范围不同,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患者病史较短,年龄较轻,无明显并发症及其他基础疾病,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如空腹血糖6、0mmol/L左右,餐后血糖8、0mmol/L左右。
2、如果患者有长期病史,年龄较大,有慢性并发症,有其余基础疾病,空腹血糖约为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约为8、0-10、0moll/L。
3、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病史较长,并发基础疾病较严重,寿命较短,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8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10-11moll/L可接受,避免因追求血糖标准而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55岁的人最好把血压维持在90-119/60-79mmHg范围内。在此范围的血压不仅可以保证身体器官的血液供应,而且不会使血管病变恶化。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属于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心脏、肾脏和视网膜的损伤,建议男性平时避免过度饮酒,避免剧烈运动,还应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较好的控制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肝囊肿直径小于五厘米时可以不用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肝囊肿直径不超过五厘米时,仅需患者每年定期复查即可。如果肝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可能会出现疼痛、腹胀、囊内出血、发烧等症状,此时是需要治疗的,用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腹腔镜下的肝囊肿开窗治疗、手术治疗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正常血糖的范围值是空腹小于等于5.8,平时是3.9到6.1,饭后一小时是6.7到9.4,饭后两小时小于等于7.8。由于孕妇处于特殊时期,血糖控制较为严格,否则容易影响胎儿发育,所以需要控制吃糖量。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如果患者的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则是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志。
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要求安全控制血糖,平稳降低血糖,避免血糖波动。临床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血糖的波动常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加重氧化应激的发生,并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建议监测成对的血糖,如空腹血糖和早餐后血糖、午餐前后血糖、晚餐前后血糖,以了解餐前餐后血糖的波动范围。正常血糖波动在2.2mmol/L以下,如果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波动在2.2moll/L以下,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