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平时注意什么

会员102482677 20岁 已回复
四年前得的心肌炎今天左胸口隐隐作痛,拍过胸片,没有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请问有大碍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程丽春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已帮助用户: 22175
你好,心肌炎要注意避免劳累及熬夜,并服用一些心肌营养药。
有用0
关注
武春玲 副主任医师 阳谷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
已帮助用户: 6750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4年前,心肌炎已经治愈,你就是正常人心电图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偶尔有个室性早博也不要紧,能把心电图发给我看看?
有用0
关注
郭金奎 主治医师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脑血管病,晕厥,药物反跳性头痛,腔隙性脑梗死,脑血...
已帮助用户: 3612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有心肌炎病史,现在出现室性早博,传导阻滞,建议到医院治疗。这个不能大意。
有用0
关注
王昆芳 医师 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感冒,咳嗽,心悸,郁证,胃痛,腹痛,头痛,淋证,痹...
已帮助用户: 859
指导意见:你好,室性早博,出现不适,建议到医院及时治疗,胸痛可以吃上速效救心丸,治疗早博,稳心颗粒你可以用一段试试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病毒性心肌炎应注意日常护理。
第一种病毒性心肌炎应积极配合,通常情况下要住院,由于心肌受到病毒侵袭,有时会出现病变,因此要住院进行抗炎、抗病毒、营养心肌等规范的治疗。
第二点,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维生素。
第三种是要多休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调理自己的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多为病毒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腹泻、心慌、胸闷等,主要表现为肠胃部及上呼吸道病毒。
1、卧床,注意保持充足的水份和维他命,注意保暖;
2、服用滋阴药,如黄芪,可改善心肺气虚,提高免疫功能;
3、口服清热解毒的药,用于治疗由肠炎、流感等引起的感染、心肌炎。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如果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会降低,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导致病毒性心肌炎,这种情况可以治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要多休息,多饮水,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疲劳,要经常进行检查。大约5%会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等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可见心悸、胸闷、乏力、气短、面色苍白、肢冷、多汗等症。常继发于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腹泻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之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患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然后患者需要就医检查,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扩大;心电图示I、Ⅱ、aVF、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以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心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心肌炎并不是很严重。
病毒心肌炎可以通过抗炎、抗病毒、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防止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方面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通常三个星期后,病人就会恢复正常。最严重的话,三个多月就可以痊愈了。不过,也有一些病人的身体素质很弱,会引起急性心肌炎。在短期之内,病人会有明显的心脏衰竭、心脏衰竭、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等症状,造成病人的生命危险。也有的是由于没有得到正规的处理,导致了与扩张心肌病变相似的变化。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1、要求病人在床上静养,以减少心脏负担;
2、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食品,以确保充足的营养;
3、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要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出现钠过多的情况;
4、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必须在床上躺着,不能下床、只能在床上大便、在大便时尽量不要用力;
5、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通过吃一些镇静剂来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心脏的康复;病人出院后要注意自身的着凉和着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