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能不能用葯

会员101611586 0 已回复
你好,怀孕了得红眼,能用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吗?有点上火,能喝板蓝根吗?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宋晓辉 主管护师 邯郸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妊娠呕吐,胎位异常,胎盘早剥
已帮助用户: 34427
指导意见:你好!考虑你的问题,一般在怀孕后最好不要用药,以免影响胎儿,但是喝板蓝根可能影响不大,因为是中成药
有用0
关注
陈海梅 护士 新钢中心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滴虫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卵巢早衰,细菌性阴道炎,霉菌...
已帮助用户: 1657
指导意见:你好,可以使用的,只对急性细菌性内膜炎,上火可以喝绿豆汤,冰糖雪梨水,不用吃板蓝根
有用0
关注
吴亚丽 护士 定西市中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先兆流产,月经不调,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
已帮助用户: 10549
指导意见:网友,你好!板蓝根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所以你可以服用。
有用0
关注
张建霞 主治医师 盐窝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先兆流产,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老年性...
已帮助用户: 2602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描述,如果是早孕期的话需要用青霉素消炎,如果是中孕以后可以的,板蓝根可以喝的,忌食辛辣生冷,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希望能够帮到你
有用0
关注
刘俊青 主治医师 阜城县崔庙镇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盆...
已帮助用户: 14078
指导意见:你好。孕期得了红眼病。可以用复方炉甘石眼膏治疗。最好不要喝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是寒凉药物。建议到公立医院眼科。咨询更专业的治疗方法。
有用0
关注
孙彩荣 副主任医师 永吉县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医院妇产科
擅长: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前庭大腺炎,细菌...
已帮助用户: 5701
指导意见:你好,因为新霉素与庆大霉素一样,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妊娠期间是避免使用的,防止对胎儿的听神经造成损害,因此不主张使用新霉素滴眼液,可以选用对胎儿没有明显副作用的红霉素滴眼液等。也不主张服用板蓝根冲剂,因为板蓝根冲剂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尚不确定。因此,建议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苹果,香蕉,梨子等都对泻火有很好作用的,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保证充足睡眠。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怀孕是可以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但是需要遵医嘱。具体内容如下:
孕妇如果出现中耳炎等病症,应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有必要用滴耳液进行治疗,要遵医嘱使用,一般对胎儿的影响不大。
家居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养成合理作息、规律睡眠的习惯,睡前尽量放松,避免从事紧张、兴奋的活动,睡前可用温水泡脚。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问题分析:您好,请问有没有做彩超?胎儿大小发育情况?是第几胎?为什么终止妊娠?
指导建议:根据您的孕周,是可以做药物流产的,建议最好能在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苏文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1019
擅长:妇科常见病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内分泌疾病等,产科常规检查及合并症等

怀孕不能用手抠里面,这样不卫生的,如果引起了子宫收缩,那么也能引起流产的。怀孕前三个月,后三个月也是不能有性生活的,怀孕中期是可以适当的有性生活。平时多注意观察。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备孕是一件技术活,想快速怀孕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儿。首先要到医院排除阻碍怀孕的因素,接下来就是抓住快速怀孕时间安排“做功课”啦。在排卵日前后1天安排同房,采用好的受孕姿势,做足事后保精措施。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是可以用力的,但不能用力过度。孕早期受精卵刚着床,着床后虽然会使子宫属于封闭状态,但胎儿成长滑不稳,如果用力拉大便的话,肛门附近的压力也会同时压迫子宫,对胎儿还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怀孕后不要使用温暖的婴儿贴纸。暖宝宝贴促进血液循环,祛瘀,增加局部血流量,控制不好会增加流产的可能性,所以怀孕后不要用暖宝宝贴。如果觉得冷,可以使用温水袋,温度可以控制,不要太热,穿比较贴身的衣服,也可以增加温暖的感觉。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