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2期,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会员94674935 35岁 已回复
膜性肾病2期,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吃的药有,醋酸泼尼松,金水宝,开同,阿司匹林,冸脱拉唑胶囊,,每个月打一次环磷酰胺,我第一次住院是16年1月初,谷丙转氨酶是7第二次是14,第三次是41,是肝脏出问题了,还是药物所致,食物,睡眠都很好,体检能过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熙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4062
环磷酰胺有肝脏损害的副作用,建议查上腹部彩超、三对半等排除肝脏其它疾病。目前可以服用保肝药观察。
有用0
关注
张亚男 医师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早搏,心肌供血不足
已帮助用户: 22472
指导意见:您好,谷丙转氨酶逐渐升高,但是基本上还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不要担心可以按照上述方案治疗,希望能帮到你。
有用0
陈树蕃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慢...
已帮助用户: 19
问题分析:膜性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大多数患者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约2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很少超过15 g/d,如超过,要注意微小病变性肾病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可能。膜性肾病患者每天尿蛋白定量波动很大,可能与患者蛋白摄入、体位和活动量有关。
意见建议: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自然病程差异悬殊,表现出三种转归形式:即自发缓解、持续蛋白尿伴肾功能稳定、持续蛋白尿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因此对膜性肾病的治疗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膜性肾病有较高的自发缓解率(30%),故不主张确诊后马上开始免疫抑制剂治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部分膜性肾病患者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应积极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祝你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膜性肾病积极治疗,有希望治好的,不过比较容易复发,如果已经确诊是一期膜性肾病,是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可以同时加上药物葵等中成药制剂治疗。要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不吃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鱼肉,瘦肉,牛奶等优质动物蛋白。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具有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仅仅是由自身免疫损伤引起的,这是有针对性的治疗。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抑制细胞增殖,非特异性杀死抗原敏感性低的淋巴细胞,限制它们转化为免疫母细胞。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的男性病人。并发症就是血栓栓塞,特别是发生肆意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性比较大。20%左右的病人可以自行缓解。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通过应用相关的药物达到临床缓解的情况。这一部分病人在一半儿左右的人还有一部分病人,即使积极的治疗,病变也比较严重,疗效也不是很好。可能会出现缓慢发展的现象。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膜性肾病二期治愈率高。二期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里边一种常见的病理类型,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经过规律的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避免受凉感冒,避免过度劳累。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膜性肾病的治疗要分具体情况,有少部分膜性肾病可以自愈,一般一个月左右可以自愈,不需要治疗。如果是肾功能比较平稳的膜性肾病,一般定期检查,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就行。如果伴有严重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一般需要采用激素加细胞毒类药物,一般需要1年左右,多则两年左右。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膜性肾病治疗是比较难的,一般是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可以同时加上中成药制剂治疗。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不吃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鱼肉,瘦肉,牛奶等优质动物蛋白。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