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二学生,前几天感觉肛门特

会员94519223 17岁 已回复
我是高二学生,前几天感觉肛门特别疼,不能坐那也不能走路,不想做手术,又疼的受不了,吃化痔灵片也没用,该怎么办啊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娟红 医师 庆阳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肛肠科痔疮、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直肠脱垂等常见疾...
已帮助用户: 6379
你好,如果是肉疙瘩疼考虑是痔疮引起的,如果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多考虑肛周脓肿,尽快医院就诊检查下明确诊断后再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有用0
关注
袁大明 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乙等
擅长:肺结核,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已帮助用户: 21473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感觉肛门特别疼,不能坐那也不能走路,吃化痔灵片没用,初步考虑肛裂。
意见建议:建议及早去医院肛肠科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榆槐角丸,马应龙痔疮膏肛内用,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喝水和运动,注意局部清洁卫生。
有用0
关注
颜承尧 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柴里分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脑出血
已帮助用户: 140917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情况应该考虑是肛旁脓肿的情况,可能是大便干燥,吃刺激性辛辣食物造成的,可以坐浴治疗,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奥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燥等,希望我的回答你满意祝你健康快乐
有用0
叶国阳 主治医师 大名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孕产妇健康管理,对高危妊...
已帮助用户: 1365
问题分析:你好;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肛瘘复发或痔疮引起的。建议去肛肠科检查一下,
意见建议:避免烟酒的刺激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饮食 生活规律, 每晚睡前做提肛运动。
有用0
关注
徐蕾 主治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大肠癌,肺癌
已帮助用户: 65119
问题分析:肛门疼痛,说明是肛裂的表现,是因为大便干燥,导致肛门括约肌损伤引起的
意见建议:需要适当使用痔疮膏外用抗感染治疗,同时多吃蔬菜水果的。
有用0
王颜 主治医师 内江师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 一级
擅长: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
已帮助用户: 140690
问题分析:您好!肛门疼痛可能是痔疮或肛裂、炎症等,一般可以先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意见建议:注意休息,保持好局部卫生,您最好上传照片给我,以便做出诊断后尽快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描述是有睡眠障碍的表现,有可能和精神压力,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
指导建议:请说明现在是否还有情绪低落,焦虑急躁易怒,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心慌,手抖等症状。

何为明主治医师其他解放军总参直属医院已帮助用户:68227
擅长:小儿内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内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舒洛地特软胶囊主要成分是葡糖醛酸基葡糖胺聚糖硫酸盐,主要用于有主要用于有血栓形成危险的血管疾病,另外,舒洛地特的维持血管壁通透选择性作用可以防止不同高分子(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的常见的经血管渗漏。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多考虑月经周期异常,多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指导建议:根据您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查性激素全项,了解内分泌情况,再对症治疗。

苏文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1019
擅长:妇科常见病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内分泌疾病等,产科常规检查及合并症等

宝宝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导致的。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其他不适的状况,如果出现小便量减少的状况,就需要及时就诊,宝宝可能出现脱水的症状了。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出现肛门脱落的这种如果比较轻微,是可以自行还纳的也可以用手将其还纳,但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平时还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姜金波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宝宝爱出汗,如果是刚入睡的时候出汗,入睡后一两个小时汗液逐渐减少,这就没什么问题,是正常的生理性多汗。但是整个晚上汗液一直多的话,可以去医院做个微量元素检测,看看孩子缺少什么,平时可以让孩子多晒太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