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做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没有皮肤黏膜出血,有没有牙龈出血或其他皮肤的瘀点、瘀斑,通过血常规判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情况,通过血涂片、骨髓穿刺、流式等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出血,部分病人可能会有乏力的症状。临床上出血常见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出现瘀斑;育龄期妇女会出现月经过多,出现内脏出血;部分病人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以及出现泌尿系的出血、血尿;部分病人会出现咳血,严重者甚至出现颅内出血。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比较多,首先常见的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粘膜以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等特征。另外,血小板减少还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渗血、鼻衄,重者可以表现为脏器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及脑出血等。
血小板减少症除非是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否则其他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是不会自愈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不明原因导致的机体周期性的血小板减少以及血小板正常。
血小板减少不能自愈,出血症严重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同时防止外伤和避免应用对血小板不利影响的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应该进一步检查,查明原因及时对症治疗,血小板持续减低,容易造成出血,影响健康,平时尽量减少剧烈活动,保证休息,避免发生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