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Z值的正常值一般在-2以上。具体内容如下:
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其骨骼的测量结果,骨质疏松Z值是同一种族同性别的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的骨骼密度之比,通常情况下,Z值超过-2,说明骨骼的密度在同龄人群中是属于正常的,Z数值小于或等于-2,说明骨骼的密度比同龄人群要低,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骨质疏松数值为-2.5以下,建议及时治疗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骨质疏松是由骨密度测量得出的。患者只需要在病床上用探头扫描腰椎、桡骨远侧、股骨颈三个位置,然后再进行 t值的平均值计算。-1以上是正常的,-2.5到-1是骨量下降,-2.5以下是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是指t值低于-2.5,伴有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一种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会出现的骨折。
通常来说,骨质疏松的标准主要包括身体状况、骨密度检查、血钙水平等。
1.身体状况:即指患者有没有器质性疾病方面的原因,比如甲状腺癌,有没有偏食、缺钙、酗酒、长时间饮用咖啡、抽烟等情况,以及日常是否经常骨折。
2.骨密度检查:如果骨密度检查的结果显示T值低于-2.5,可能是骨质疏松症。
2.血钙水平:如果患者的血钙水平过低,也可能会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
孕妇骨质疏松是不正常的。
孕妇出现骨质疏松多是因为在怀孕的中后期,因为胎儿的骨骼发育所需,以及孕妇营养摄入不足的原因,就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孕妇出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多为腰背部的疼痛,明显的乏力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所以孕妇在怀孕的中后期需要注意补充钙剂和铁剂,以此来避免缺钙和缺铁的情况。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是多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出现骨质疏松的基本上都会是老年人,还有就是孕妇,不过现在工作压力大了,也有不少年轻人患上了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大约有30%的女性在50-60岁之间患有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的女性大约有30%-50%,老年男性大约有20%-30%。在室外进行锻炼可以提高骨骼的强度,同时也可以在太阳下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
每天在阳光下20多分钟,可以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因此,在室外进行锻炼,尤其是在太阳底下进行,是一种很好的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骨骼密度和健康青年的数据有一个标准差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以骨密度等级为基础的,当T得分处于标准以内时,骨骼密度被视为正常,而低于正常平均值2.5个标准差的人被称作骨质疏松症,而这类人群中,有95%以上的人会出现骨折。正常:骨骼密度为1个标准差(+1~-1SD)。低骨密度:比青年人的平均水平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骨密度比青年人的平均水平低2.5个标准差(小于-2.5标准差)。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比青年人的平均水平低2.5个标准差,并伴随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的骨折。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适当补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