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有哪些

会员151900279 已回复
高血压的诊断有哪些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诊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1.症状:患有高血压,常伴有头晕、头晕、心烦、心悸等症状;
2.血压检测:如果在同一天内连续三次血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则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临床表现、非同日三次、24h的动态血压均可确诊。
患有高血压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的诊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1.症状:患有高血压,常伴有头晕、头晕、心烦、心悸等症状;
2.血压检测:如果在同一天内连续三次血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则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临床表现、非同日三次、24h的动态血压均可确诊。
患有高血压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的诊断方法,首先是通过测量血压。标准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不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达到该标准就可以诊断。高血压又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继发性高血压需要做相关检查,如高血压五项,肾上腺彩超或ct,甲状腺功能和彩超,肾脏彩超,肾动脉血管造影,颅脑ct或核磁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诊断标准是高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低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病人需要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要保持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尽量的多吃粗粮杂粮,多吃瓜果蔬菜,不要吃肥肉,不要吃动物内脏,积极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患者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视物模糊、鼻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建议患者积极治疗,遵医嘱用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也称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多是中老年人,但近几年发病有年轻化倾向,具有发病较隐匿的特征,进度比较慢,初期一般无症状,无意中在体检中发现血压上升,大约1/3~1/2高血压患者因头痛,头胀或心悸求医,有的病人会出现心脏和大脑,肾和其他并发症之后才能被察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等症状,易激动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惊悸、乏力,胸部不适及其他心血管系统表现,无特异性不受血压升高程度的影响。
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的危害如下:
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发相关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或猝死、尿毒症,眼底出血和视乳突水肿等。建议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每天监测血压,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散步等,要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愤怒等情绪刺激。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