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病人轻度脾大,本期2~6周。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肝炎病人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
病毒性肝炎,多为乙肝,也可能是甲肝,丙肝等疾病。治疗的药物,需要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而定。及时完善乙肝2对半和乙肝DNA,判断病毒的复制情况。然后就是肝功了解肝脏有无明显的炎症存在,另外就是肝脏彩超判断有无合并肝硬化等问题。如果肝功属于正常,那么携带者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肝功不正常,属于肝炎,及时抗病毒等治疗。
去当地正规专科医院或者正规医院专科,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遵医嘱,仔细配合医生。配合中医治疗清热利湿,养阴柔肝,健脾和胃,温化寒湿等。适当休息,饮食易消化为主,劳逸结合,不要有心里压力。
病毒性肝炎是以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功能损害,称为病毒性肝炎。临床上按病原学分型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多经消化道传染,属急性肝炎,短期内可自愈。而乙型和丙型可引起肝脏慢性损害,表现为慢性肝炎,目前乙肝经抗病毒治疗后,只能控制病情,而无法达到完全,预后较差。但丙肝经积极的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