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早期症状都有什么

会员12202357 12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早期症状都有什么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蔡怀壮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701
问题分析: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多因以走路延迟,动作笨拙,步履摇晃,起蹲或上下楼梯困难引起家长注意,对肌营养不良早期明显的症状进行了解
意见建议:、正常儿童生后1岁独立行走,患儿可能1岁半—2岁开始独立行走,或者一直行走不稳,往往被误认为缺钙或体质弱等原因而被忽视。   2、随患儿年龄长大,症状逐渐明显,常在入托后发现患儿运动能力较同龄儿差,动作不协调、笨拙,奔跑跟不上同龄儿童。肌营养不良患儿逐渐出现步态异常,行走摇摆,俗称鸭步,上楼困难,蹲下起来困难
有用0
关注
赵蕾 山东齐鲁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6329
问题分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类由于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肌肉变性病,以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基因缺陷的不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不同,可以早至胎儿期,也可以在成年后。
意见建议:从疾病名称就可以知道,肌营养不良的病程一般是进行性加重的,但疾病进展的速度快慢不一。
有用0
徐力成 主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妇科炎症等妇产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103657
指导意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类由于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肌肉变性病,以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基因缺陷的不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不同,可以早至胎儿期,也可以在成年后
有用0
吕宪聪 主任医师 上海九洲医院内科
擅长:脑瘫、帕金森、脑萎缩
已帮助用户: 3484
问题分析: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跤,出现游离肩,两臂前推时呈现明显的“翼状肩胛”;肌肉假性肥大,触之坚韧,尤其是腓肠肌最明显;晚期患者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
意见建议:
建议发觉有疾病的征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病症就及时加以治疗,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不会耽误病情,患者也不会承受太多病痛,同时费用也不会太高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尿肌酸测定、肌电图、血清酶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等项目的结果进行鉴别诊断。患者多数会有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肌无力的表现,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一般可以对病情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别诊断。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手术治疗。由于胸腺在重症肌无力只是一种症状治疗难度相对比较高的发病,发展以及预后过程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目前以胸腺切除术为主的手术治疗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病变主要侵犯面肌、肩胛带及上臂肌群。面肌受累时表现面部表情淡漠,闭眼、示齿力弱,不能蹙眉、皱额、鼓气、吹哨等。由于常合并口轮匝肌的假性肥大,以致上下嘴唇增厚而微噘。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病变主要侵犯面部肌肉,肩胛骨和上臂肌肉。当涉及面部肌肉时,面部表情无关紧要,眼睛闭合,牙齿强度弱,并且不能进行皱眉,吹鼓和吹口哨。由于眼轮匝肌的假性肥大经常组合,上唇和下唇增厚并略微抽搐。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随病情进展,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状越来越重,大约12岁左右患儿失去独立行走能力。之后,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由于呼吸肌无力、或合并心脏受累等原因,在20岁左右可由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以进行性加重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为主要表现,由于缺乏基因的不同,出现症状的早晚也不一样。心肌受累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同样很大,一般心脏收缩功能低下,部分患儿可见心率增快、心律失常。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