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你好,我老婆的左胸部从去年

会员99386434 22岁 已回复
大夫你好,我老婆的左胸部从去年5月份开始疼了,到今年疼的厉害,右胸部也开始疼了不过不是很疼!严重不严重大夫我想咨询一下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影明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胃出血,肠粘连
已帮助用户: 42322
指导意见:现在你说的那个情况,是不是有这个乳腺增生或者是乳腺纤维瘤呢?可以到医院去做个B超检查先确诊到底是什么疾病?我在给你留个详细的治疗建议,还有不懂的可以继续咨询,对我的回答满意,那么请给予评价
有用0
关注
童一舟 副主任医师 玉山县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骨折,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21684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乳腺增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可以用逍遥丸治疗下,必须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保持心情愉悦,希望你状态越来越好。
有用0
关注
孙发军 医师 寿光市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溃疡性穿孔,阑尾炎,疝气,腹股沟疝,急性蜂窝组织...
已帮助用户: 3580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结合年龄,考虑你妻子是乳腺增生可能性较大,建议彩超检查一下,可口服小金胶囊乳癖消治疗。
有用0
关注
贾玉晶 副主任医师 玉门市妇幼保健站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消化道出血,继发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腹部创伤,全...
已帮助用户: 22423
指导意见:你好。你说的情况可能是乳腺增生,大多与内分泌失调和情绪郁结等有关。对于你说的情况可以服用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乳康片等药物治疗。要生活规律,心情愉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挤压乳房。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脸部从鼻子往下长痘是痤疮,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鼻子周围的毛囊和皮脂腺非常的稠密,所以很有可能会有炎症的症状。当内分泌失调时,会产生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沉积在表皮之下,如果是在继发性的皮肤上被丙酸杆菌,或是白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就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出现脸部从鼻子往下长痘。甚至疼痛的情况。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慢性前列腺炎可以通过及时和常规的治疗完全康复,没有太多的精神和思想压力。首先,患者需要检查前列腺b超前列腺液,看看是无菌前列腺增生和肥大,还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有实质性的致病菌,可以去正规的三甲医院进行检查。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左胸闷痛的原因有很多,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左胸闷痛通常与胸壁的软组织、胸膜炎症、肋间神经等原因有关。如果症状持续数分钟,通常不会超过20分钟就会消失。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轻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心脏血管造影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左胸口隐痛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
如果近期有感冒、咳痰、咳嗽等症状,可以挂呼吸内科。如果没有明确的诱因,比如活动、拉伤,或者是长期出现隐痛,一般可以挂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一般需要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了解详细的询问病史。如果患者体质差,在活动后出现持续性的胸口隐痛,也有可能是气胸的情况,需要完善胸片检查。如果患者没有任何诱因,也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建议药物放松心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咳嗽左胸疼建议积极就医,因为可能表明病在左肺,如肺炎、肺脓肿、胸膜炎、胸腔积液或气胸,会引起相应的咳嗽、咳痰,或胸痛症状。除了肺部,有时会出现心包炎、纵隔炎症等心脏病,纵隔疾病也会导致咳嗽时左胸疼痛,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咳嗽时左胸疼痛。建议做CT或胸部X光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是否有相应变化。如果排除肺部疾病,医生通常会相应地继续进行其他全身检查。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左胸部隐痛通常需要心血管内科挂科、心理咨询科。
如果出现左胸部隐痛,一般要挂心血管内科就诊,因为这种症状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等情况,需要去心血管内科,做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从而明确病情,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如果病人平时精神紧张、睡眠质量差,还需要去医院挂心理咨询科,明确是否为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隐痛症状。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合理饮食,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可以适当补充水果、蔬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