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柄增出粗引起的尿崩症最佳治疗方法。

会员7219766 63岁 已回复
脑垂体柄增出粗引起的尿崩症最佳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香焕 医师 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 121571
尿崩症是部分丧失尿液浓缩功能,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和排出稀释性尿。造成尿崩症的原因很多,其中较多见的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称中枢性尿崩症。药物:①噻嗪类利尿剂:一般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每日3—4mg/kg分三次服用,同时补钾,以便预防低血钾。②氯磺丙脲:增强肾脏髓质腺苷环化酶对AVP的反应,每日150mg/m2,一次口服,使用本药必须注意血糖的检测,以防发生低血糖。③氯贝丁酯(安妥明
有用0
关注
李保龙 医师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内科 其他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已帮助用户: 386288
指导意见:对各种类型症状严重的尿崩症患者,都应该及时纠正高钠血症, 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饮水是DI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足够的饮水可以纠正和预防DI导致的许多水代谢的紊乱。
有用0
陈树蕃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慢...
已帮助用户: 19
问题分析:你好:你是由于身体脑垂体的病变有可能也会造成这种病变最好及时的进行调整,防止身体不必要的损害了吧!
意见建议:治疗方案:你可以让得注意好休息的同时,及时通过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治疗也都有一定的调整座椅。
有用0
相关问答

尿崩症多见于垂体性的尿崩症,正常人体排尿是受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抗利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可以调节肾小管滤过的尿液进行重吸收,从而减少尿液的形成量以及尿液形成的速度。当垂体发生病变以后造成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急剧减少,从而使得抗利尿激素对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减弱,造成大量的尿液形成,从而形成尿崩症。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小儿肾性尿崩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其原因有遗传性、继发性、药物、梅毒感染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遗传性:小儿受到显性或隐性遗传性影响可能会导致小儿肾性尿崩症,但是目前,有少数遗传性小儿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基因的定位尚不清楚。
2.继发性:继发性肾盂肾炎、肾小管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及用药等。
3.药物:庆大霉素等药物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尿液的再吸收。
4.梅毒:若母亲患有梅毒,则可通过其子女传播,导致小儿肾性尿崩症。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病情分析: 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ADH)的产生和作用发生障碍,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除大量低渗透、低比重的尿和烦渴、多饮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多数是由于ADH缺乏导致的中枢性尿崩症
意见建议:人工合成DDADH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该药目前已有口服剂型(如“弥凝”片剂),0.1mg/片,口服0.1-0.2mg,对多数患者可维持8-12h抗利尿作用。初始剂量可从每天0.1mg开始,逐步调整剂量,防止药物过量引起水中毒。

任筱雅内科河北省中医院已帮助用户:1715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痛风

指导意见:对各种类型症状严重的尿崩症患者,都应该及时纠正高钠血症, 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饮水是DI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足够的饮水可以纠正和预防DI导致的许多水代谢的紊乱。

李保龙医师内科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已帮助用户:386288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简单描述:脑垂体柄增出粗引起的尿崩症,对于脑垂体性尿崩症,建议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在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丛伶男主治医师内科蓬莱市中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神经内科相关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头晕头痛等。

问题分析:患者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可能是尿崩症导致的,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
意见建议:肌酐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尿素氮的数值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功能,在明确血肌酐偏低是怎么回事后,我们也就明确知道了,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

李兆雷副主任医师内科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已帮助用户:142
擅长: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肺内感染、慢阻肺、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胰腺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