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提问

母婴导致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年39岁,进行恩替卡韦治

会员187220078 39岁 100元 已回复
母婴导致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年39岁,进行恩替卡韦治疗7年,目前乙肝1、5阳性,其他检查正常,包括血常规、肝功、肾功、甲胎蛋白,肝脏B超和肝弹性检查。病毒量未检出。日常容易乏力,没有其他症状,想了解下一步治疗方案。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凤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肝炎,肝硬化,乙肝,丙肝,脂肪肝,大三阳,小三阳,...
已帮助用户: 1223
问题分析:您好,您以前肝功和乙肝病毒定量,乙肝表面抗原最高是多少,抗病毒后多久病毒转阴,家人有乙肝肝硬化或者肝脏肿瘤家族史吗?您以前有其他疾病吗?除抗病毒药物是否用什么其他药
指导建议:建议完善上面问题,以便前面帮您分析病情,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有用0
相关问答

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情表现有轻有重。
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病早期或稳定期,病情都比较稳定,症状较轻微。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稳定期,乙肝病毒复制基本停止,肝脏功能也恢复正常,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如果乙型肝炎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可发展成肝硬化或是重症肝炎,甚至是出现肝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患者感染乙肝后需及时前往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听取合理治疗意见,以免耽误病情。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初期症状可能并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是否有临床表现主要是取决于肝脏的功能。
出现厌油、乏力、恶心、腹胀等症状时,出现肝功能明显受损,出现全身皮肤黄、目黄等症状。
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定量、乙肝DNA等都可以确诊感染乙肝病毒。大多数成人患上了急性乙型肝炎后,都会自行痊愈,而不到5%的人会因为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而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乙肝e抗原0.3是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e抗体0.3也是阴性,说明体内存在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属于乙肝病毒感染,根据肝功能、肝彩超、凝血功能、乙肝DNA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肝的功能是很好的,只要有良好的睡眠,并且经常进行复查,那么肝的形状和彩色超声都是很好的。有明确的肝硬化腹水,且有明确的肝硬化失代偿,说明情况很严重,要进行全面的抗病毒等综合疗法。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史代表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如果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了,同时说明现在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父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传播。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首先要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相关的HBV标记。表面抗体呈阴性,说明是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HBV的表面抗体呈阳性,通常是HBV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次是乙型肝炎的核心抗原和乙肝的中心抗体,通常都很难检出核心抗原,通常都是检测到核心抗体;
如果出现了中心抗体的阳性,则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的急性发作。还有乙型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阳性通常是有乙型肝炎的复制。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如急性感染期,传染性亦强,但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源性传播(输血或破溃皮肤黏膜扩散),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和全身疼痛。要有别的接触方式如亲吻、拥抱、吃饭、喝水、咳嗽,无皮肤破损等无血液暴露,通常不引起传染。
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应该合理饮食,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夫韦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