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运动一小时一个月能瘦多少斤?

会员55711035 25 已回复
能瘦多少斤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岳亚庆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维生素C,维生素B6,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复合维生...
已帮助用户: 20967
健康指导:您好,减肥瘦身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依靠运动就可以确定减重多少的;还需要您饮食合理控制以及保证充分的休息;不过如果您的膳食能量控制的比较好,同时每天坚持一小时的有氧运动,一月可以减重2-4公斤是可以的。
有用0
关注
陈磊磊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蛋白质粉,21金维他
已帮助用户: 643
健康指导:您好!其实减肥主要由饮食控制,和合理的运动。首先得知道您的每天的摄入量,其次,才能知道消耗量。 消耗量是依据,身体体质指数计算出来的。所以,要想知道消耗多少能量?或是减多少斤?必须告诉我!身体的体重身高,采用什么方式去运动。我才能为您算出消耗量。
有用0
关注
汤大伟 主治医师 瑶海区铜陵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32558
问题分析:您好!推算能瘦多少,要同时详细收集每天食物摄入量,和每天活动量的具体信息。
意见建议:建议把每天吃了什么食物,每种食物吃了多少,每天做了什么活动,活动时间有多长等信息记录下来再咨询医生。
有用0
关注
杜媛 护士 长治蓝天医院外科 其他
擅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 28983
健康指导:根据您的描述,健康合理的减肥方式应该是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调节,避免进食油腻刺激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保证膳食平衡,促进总热量的摄入,避免熬夜,合理睡眠,正常减肥为一个月瘦4-5kg。
有用0
关注
崔崟 海安镇卫生院内科
擅长:胃酸,胃胀,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已帮助用户: 708
问题分析:根据您的主诉,建议您根据公式计算出自己的BMI值,判断胖瘦程度,再决定是否进行控制体重的措施。
意见建议:建议您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如低脂,优质蛋白质,水果等,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仰卧起坐等来控制自己的体型,同时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用0
相关问答

癌症消瘦一个月会瘦十几斤。不过因为每个人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会瘦多少斤也要论状况而定,平时的饮食一定要做到多样化,可以多吃一些粗粮,因为粗粮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一些其他不良反应,带包括体育也是一个稳定因素检测,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平时多让宝宝晒太阳,促进钙吸收,提高自身抵抗力就可以了,然后宝宝饮食做到营养均衡。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断奶后是否会瘦,主要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来决定。对于有决心在断奶后减肥的女性,通过每天的坚持运动,同时严格控制饮食,这是完全可以减肥成功而导致体重瘦下来。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取适量的老姜,切成薄片摩擦下腹脂肪比较多的部位,直到皮肤微微发红,感觉到皮肤开始发热为止。生姜含有大量的辣姜素,可以刺激皮下脂肪的分解,起到减肚子的作用。

夏德林主任医师整形美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运动和按摩能有效瘦副乳。要消除腋下副乳,首先要了解副乳是如何生产的。如果不是先天性问题,副乳通常是由不正确的坐姿、肥胖和穿内衣的错误方式造成的。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副乳,可以通过每天的按摩或锻炼有效地消除。如果是先天性副乳,选择手术切除方法。

吴国君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对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癌、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小叶癌、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囊肿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

深蹲的意义并不是在于减肥,深蹲的主要作用是让腿部的肌肉和臀部的肌肉更发达,增加腿部的力量,增强心肺的活性,深蹲只是辅助减肥,坚持的时间长了会有减肥的效果,长期下去会有减腿的作用。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