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应该怎么预防?或者得上了如何调理?

会员30035392 18 已回复
糖尿病应该怎么预防?或者得上了如何调理?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穆晓君 主治医师 山东冠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655
问题分析:您好!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往往受生活方式等影响
意见建议:您好!建议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减轻体重,运动
有用0
关注
郝胜强 医师 天津市第二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48270
问题分析: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是存在受损导致患者体内调控血糖不佳,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慢性损害
意见建议:由于本病还是存在一定的遗传原因的,如果患者家族中存在糖尿病患者,所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患有本病是需要综合调理的,比如严格控制饮食,减少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比如高热量食物等需要避免食用,如果身体肥胖需要减肥治疗,避免吸烟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结合降血糖药物治疗,注意合理饮食才是预防本病的最重要的
有用0
关注
蒋兵营 医师 河北省任丘市麻家坞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
已帮助用户: 51918
问题分析:您好,糖尿病多属于2型,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可由于肥胖,高血脂等因素导致,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
意见建议:建议平时注意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如果伴有肥胖应该减轻体重,保持心情愉悦。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的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有些人种特别容易得糖尿病。例如,印第安人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国人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另外,在糖尿病分类中,2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相关,家庭中有成年人、同辈人、后辈等血缘关系的人患有糖尿病。
2.生活方式,例如少运动。现在开车或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运动量越来越小,生活水平就越高。比如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等生活水平会提高。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对身体的能量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肥胖。另外,有些人吸烟和饮酒过量,会导致新陈代谢异常,还会引起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如下:
1.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在怀孕时,体内的增糖激素如胎盘激素的分泌明显高于以前,从而削弱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敏感性。
2.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眼、肾、神经、心脏和外周血管等器官和组织的慢性疾病。
3.分娩后,体内胎盘激素或其他升糖激素分泌没有增加,血糖会恢复正常,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需要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规律地做简单的动作,可以诱导人体肌肉吸收葡萄糖,当患者变得更强时,可以燃烧卡路里,有效地改善胆固醇水平。每周至少要进行两次力量训练,有很多运动可以选择。每次坚持30分钟比较好。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但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消耗体内葡萄糖,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产生双重作用,运动后血糖降低。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相对固定,不能空腹运动,饭后最好运动1~2个小时。有血糖仪的人在运动前后要分别测量一次血糖,注意血糖稳定。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补钙,一般主张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增加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含钙量高的食品,以保护骨骼,肉与骨一起煨汤,滴少许醋,肉汤的含钙量可明显增加。给服用钙制剂,同时也要服用维生素D。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人可以吃的食物如下:
1、五谷杂粮:患者应多吃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薏米、玉米粉、山药等。以低糖低淀粉食物或粗粮为主食为主;
2、豆制品: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最重要的是大豆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蔬菜:如苦瓜、洋葱、香菇等。能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食物。长期食用可以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改变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不良环境因素,因为遗传因素还无法改变。首先是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含糖及含脂肪高的食物,供给的热量较多,应该减少摄入。第二个措施是减轻体重,减少超重或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