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以前吃的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一天吃半片可以,可...

会员81219488 4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医生,以前吃的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一天吃半片可以,可是一个月前一天吃一片,慢慢的一天二片,不是高,现在我怎么办,医生给我开了盐酸特拉唑嗪片和洒石酸美托洛尔片一起吃两个药每天都半片,可以这样长期吃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家斌 长春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湿气重,针灸
已帮助用户: 14208
问题分析:根据您的这种情况考虑药物本身就是对症治疗。这是可以坚持服用的。
意见建议:也是可以尝试中医的治疗。针灸、按摩、艾灸、服用中药都是很好的改善身体情况的方法。
有用0
关注
陈会琴 主治医师 玉门市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妇科、儿科、尤其对老年病的防治有特长 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 36741
问题分析:患者你好:高血压属于进展性疾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治疗所需要的药物就需要增加;另外,随着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出现升高趋势。降压药物也需要相应的增加 。
意见建议:建议患者:盐酸特拉唑嗪和美托洛尔可以长期服药。但不论是哪一种药物服用后的反应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如果这两种药物服药后血压控制良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就可以长期服药。服用期间加强血压监测,如果血压控制不良,就需要适当的调整。
有用0
关注
柳佳鑫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81646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两种药物是可以一起克服的,也可以长期口服,所有的降压药都是要长期口服的,不能间断使用。
意见建议:如果间断使用的话,血压一会高一会低,会导致血管性疾病的。而且平常饮食也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不要吃动物内脏,同时要适当的活动
有用0
相关问答

具体用法用量需要遵医嘱。治疗高血压:每日100-200mg,分1至2次服用。在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时一般一次25-50mg,一日2-3次,或一次100mg,一日2次。在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时一般一次25-50mg,一日2-3次,或一次100mg,一日2次。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通常情况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是否会变胖,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是一种能缓解心慌、心慌、心前区疼痛的抗心律失常药。这种药物不会使人发福,它只对心脏有一定的作用,不会对人体新陈代谢、消化吸收、排泄等方面的作用,所以服用后不会发福。服药后会有轻微的困倦,停止服药后会逐渐缓解。在服药后,不要再吃能提高心脏血液循环的药,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搏过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这种药物是可以长期吃的。主要是用来控制心率治疗高血压的,尤其是在控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心脏早搏方面是很多药物都替代不了的一种药物,具有抑制β受体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心肌细胞。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是一种β-受体阻断。
酒精酸美托洛尔片是一种被用来降低血压的β-受体阻断药,目前被列为第二类的降压药。在临床上,其主要用于降低血压,能够减少交感神经的亢进,减少身体的氧气消耗。经常用于治疗心脏功能不全的心脏疾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在医师的建议下使用,不可以私自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属于一种受体阻断药,其不良反应是会导致心跳变得缓慢。另外,这类药物还会引起支气管的抽搐,因此对支气管哮喘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也不适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以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对于那些心脏性休克和仍然存在着钠离子的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病人来说,也是不能用的,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德尔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于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是服用此药后,可能会出现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加重、雷诺症、恶心、听觉障碍、眼疼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停用此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