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泪道阻塞的

会员6156117 一岁零两个月 已回复
宝宝一岁零两个月了,从出生不久就发现左眼有大量眼屎,曾以为上火,也滴过熊胆眼水,效果不怎么好。现在也是时好时坏,特别是早上起床眼屎很多,睁不开眼,下午和晚上就好些。怀疑是泪道阻塞。他已经快两岁了,不知道现在保守治疗还管用吗?冲洗治愈的成功率还高吗?
补充提问:
还有就是他从小左眼就有一小块浅浅的、青黑色的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色素还是病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香焕 医师 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 121571
耳鼻喉科通液治疗为好,严重考虑手术治疗,祝你健康欢迎自来提问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幼儿泪道阻塞一般不会导致斜视。
斜视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一只眼睛盯着一个物体,另外一只眼睛会出现眼位的偏斜,还会出现看东西重影,代偿头位,怕光流泪,视力差等。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先天性的斜视引起的,一般与遗传有关。此外,如果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好,或是眼部的神经受损,都会导致斜视。婴幼儿泪道阻塞与斜视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婴幼儿泪道阻塞一般不会导致斜视。
如果发生了斜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鼻梁还没有发育完全,那么就有可能是假性斜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泪道堵塞可能与先天性泪道闭锁、泪小管裂伤、异物堵塞或者肿瘤占位等因素有关,通常会出现局部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症状。
1.局部不适症状:婴儿泪道堵塞的主要症状为流泪,通常为不自主地大量流泪。此外,若是泪小管裂伤、异物堵塞或者肿瘤占位等因素导致,还容易导致婴儿眼部出现胀痛的感觉,继发感染时有可能引起婴儿眼部流脓;
2.全身不适症状:长期流泪容易致使婴儿的泪囊继发感染,还有可能引起结膜炎、泪囊炎,严重时有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下降、哭闹、头痛等不适症状。
婴儿泪道堵塞时,可以通过按摩以及泪道冲洗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泪道探通术、泪道插管术等手术进行治疗。此外,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揉眼睛的不良习惯,遵医嘱定期复查。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眼泪正常是通过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等流向鼻腔或口腔,即宝宝哭闹时或激动时眼泪鼻涕一起流出来。如任何部位阻塞都会导致泪道阻塞。
胚胎期间鼻泪管处有一层膜,膜状组织在没出生时就存在,出生后产道压力使膜自然破裂。一些宝宝因先天问题,如膜很厚,或鼻泪管处泪道狭窄。还有母亲怀孕时宫内感染,泪道有炎症,因炎症刺激泪道泪小管狭窄,都可能导致泪道阻塞。宝宝有眼泪后泪液无法通过泪道引流系统,无法正常排到鼻腔或口腔,容易导致流泪的疾患,叫做先天性泪道阻塞。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总是不明原因流泪或者眼泪汪汪的,有的出现眼角或眼周皮肤糜烂,发红,湿疹。二,眼睛总有大量分泌物,这是由于泪囊内大量泪液储留,导致细菌繁殖,而导致的感染。三,挤压泪囊处,也就是大眼角,皮肤可见到眼泪有脓性分泌物溢出,这时候就要到专科的眼科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可能是孩子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泪道堵塞,出现了泪囊炎有关系。建议,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眼科做泪道冲洗,先确诊,如果是的话,给孩子做泪道按摩,每天五次,每次5到10分钟,然后点消炎的眼药水,按摩一个月,再去做泪道冲洗,眼药水的话,点到没有眼屎就可以停掉,大概在一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会泪道阻塞的原因是如下几点:
1、当婴儿在出生时,泪道下端的鼻泪管没有被破坏,就会导致泪道堵塞。
2、由于鼻泪管下段的生长不完整,未“管道化”或者存在薄膜堵塞,导致了泪道的堵塞。可以是一只或者两只眼睛,如果是第二次的感染,就会有粘液脓性的分泌物,导致婴儿的眼泪囊炎。
建议家长及时带泪道阻塞的婴儿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