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爸现47岁,6月份有过突然血压升高到210/100(...

会员70672187 2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您好,我爸现47岁,6月份有过突然血压升高到210/100(一周内有过喝酒喝多的情况),之后第23天又一次血压突然升高到230/130(这次一个月内一滴酒都没沾过)。之后就有了突然血压升高的情况,然而去过北京304医院住院检查过一段时间,没查出什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回家后这种情况还是出现。正常血压是130/90,血压那样升高后是180/110(感觉到自己血压升高了,口含一片卡吐普利的情况下)。血压升高时自己感觉到心慌,脸部微发烫,微微出汗,寒颤。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北京304医院检查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龙军 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力衰竭
已帮助用户: 15013
问题分析:如有血压忽然增高至200/100mmHg以上,伴随有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应该注意进一步排除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等等可能
意见建议:建议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CT、MRI扫描,在血压明显升高时检测血液、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基杏仁酸,如果显著升高,就提示嗜铬细胞瘤
有用0
姬许东 医师 金水吴福学诊所内科
擅长:高血压、肝病、小儿科
已帮助用户: 16429
问题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一些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的高血压,血压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情况下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的
意见建议: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解决的方法只有终身服药,注意饮食和作息习惯!建议平时勤测量,按时服药。保持血压平稳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来说,血压突然升高到200多原因如下:
如果出现情绪紧张、降压药减少太多、不及时服用药物等情况,当血压超过200就会有很大的风险,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首先要服用降压在160以下的药物,然后进行肾上腺、肾上腺的彩超、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要注意的是,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劳累为宜,同时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突然性血压升高头晕,可能是情绪激动、疾病、熬夜、醉酒、药物、中毒等。人在情绪激动时会释放肾上腺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有肾炎、嗜铬细胞瘤、脑出血、脑梗死都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高血压突然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突然变冷,导致血管痉挛引起,也可能是情绪波动,或者是剧烈活动以后出现的,休息不好,熬夜,过度的劳累也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血压突然升高。
1、急性肾小球肾炎:如突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致使血压骤然升高,高血压可以达到200/140毫米汞柱以上,并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汗出,心跳增快,面色苍白等。
2、精神过度紧张:原有高血压病史者,血压在原基础上骤升,出现这一现象,经常会出现精神紧张的情况,感情过度兴奋刺激,或停降压药。建议患者及时降低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血压突然升高,考虑是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最大。嗜铬细胞瘤常见部位为肾上腺,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的嗜铬细胞瘤。常见表现为心慌、出汗、头痛,血压突然升高,常高于180/120mmHg。建议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查明血压突然升高的具体病因。
此外,患者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的测量血压,合理作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压骤升可造成生命上的严重问题,可使血压骤然受损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并可使心跳加速、面色苍白。
由一定的继发性高血压引起,例如某些肿瘤突然发作,由此引起人体血压骤然上升,有时血压可升至140~200毫米汞柱或更高,也可并发头痛、恶心、心跳加速等症状,脸色苍白等,这类病例病人的群体以青年人为主,若因此而血压骤升,必须及时去医院交代,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高血压病史者血压骤升,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所致,同时,也有心情过度兴奋或临时停服降压药的危险,此种情况会伴随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有时会有意识障碍。如果在这期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的话,就会对人产生不利影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