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好,我父亲1980年做了风湿性心脏病手术,2006年....

匿名 6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大夫您好,我父亲1980年做了风湿性心脏病手术,2006年又做了二尖瓣换瓣手术和三尖瓣修复术,术后腿本来正常的双腿开始慢慢紫黑,下肢严重水肿,而且黑的面积越来越大,伴随着开始患有肝脾大、肝缺血、肝部纤维化、腹股沟疝气、右耳失聪,最近半年还发现了糖尿病,腿肿只能靠利尿药维持,而且腿部裂口,一直流脓流水,伤口不愈合,伤口附近皮温也高,大夫都说问题很复杂,并不是单纯腿部血管有问题,主要问题不在腿上,我可以上传他的腿部图片,求好心的医生能给我爸爸看一看,他这样问题到底在哪里,有看中医的大夫说,我爸再这样,腿就要被锯掉了……我听了吓坏了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我们昨天因为他的腿去唐山市里的中医院,挂号后大夫看完了让我们到脉管科办理住院手续,脉管科主任来看过我父亲的具体情况,说主要问题不在腿,确实查过说虽然肿成这样,但是里面的血管问题不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碰运气求名医给看看到底是哪的问题,知道了是哪里的问题才能知道去哪个科求助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钟锐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赣州中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腰...
已帮助用户: 2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描述,由于心脏原因致使下肢淤血水肿,后来出现肝脏功能障碍致使凝血因子异常,导致下肢由水肿变为了出血,同时引发了下肢皮肤坏死,糖尿病更是加重了下肢的坏死,同时造成创面不愈合的症状。
意见建议:现在是控制原有疾病比如糖尿病,肝脏功能障碍,心脏病都是必须控制的疾病。同时检查下肢坏死情况,如果控制不住,则需要做截肢手术来保证生命安全。但是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是否能承受手术都不好确定。希望能权衡利弊做出决定。
有用0
赵军 医师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骨折,骨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关节脱位,骨膜炎,肋骨...
问题分析:从你上面描述的这个情况来看吧,那你这个问题,不单单只是在腿上,因为你父亲本身,身上的疾病也比较多所以说你这个情况不能单一,而右腿上的问题来论定
意见建议:但是这个情况吧,你只能是在网上说的,我们没有办法给你一个具体的答案说你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唐山离北京那么近还是接你去北京看一看
有用0
相关问答

风湿性心脏病使用一些免疫药或者中成药来治疗效果比较好。一般给予综合治疗。给予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室率等综合处理。但是建议还是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凉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清淡饮食。不要熬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的费用在七万到八万左右,每个地区的收费标准不同,费用会有误差,风湿性心脏病是在年轻或者过去患过风湿,风湿因子到达心脏,侵及瓣膜导致的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者狭窄,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如果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必须手术治疗。如果是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必须尽快治疗。如果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也会降低。因此,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状况,并考虑下一个治疗计划。保守治疗只能维持疾病的发展。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若病患没有明显症状且心功能一级,是无需手术的;但心功能二级、三级的病患,应考虑手术治疗;四级的病患应先接受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若伴有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在风湿活动期被完全控制的六个月后进行手术。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的,这种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避免发生心脏瓣膜病变。病人可以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和心前区不适,如果出现二尖瓣炎时可有心尖区高调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也可以出现舒张中晚期柔和的吹风样杂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手术时机主要考虑有没有心衰的症状和有没有房颤。
心衰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不能像平常那样睡普通的枕头,要把枕头放高或者半坐着,这样就会有窒息的感觉。还有一些人,在睡梦中被强行叫醒。房颤指的是心脏跳动不均匀,有些人会出现心脏反复跳动、突突、心慌等症状,自己摸一下脉搏时快时慢。如果不确定,可以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房颤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房颤后的心脏很容易出现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随着血液流入大脑,导致偏瘫、失语、半身不遂,严重的话甚至需要截肢。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