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检查发现血管硬化,内壁增厚,并有斑点大的19毫...

会员64020736 4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颈动脉检查发现血管硬化,内壁增厚,并有斑点大的19毫米,患高血压3-4年,高脂血症大概有10年,今年才47岁,平常身体感觉还好,我饮食习惯很好的,以素食为主,烟酒不沾,生活很有规律,运动不够,有家族遗传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高血压在吃盐酸咪达普利;高血脂昨天刚开始吃药治疗,有阿托伐他汀、强力定眩片、巴特日七味丸加中药调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这样治疗可以吗?高血脂药物需要长期吃还是血脂控制了可以适当减量或停服?病变的血管能有所好转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丽 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467
动脉硬化,高血脂是主要危险因素,建议饮食注意同时,可以口服调脂药物,抗动脉硬化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你目前这个情况还可便出现了血管硬化了一般如果出现血管硬化的话,这个是需要及时口服血栓通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来进行控制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意见建议:你目前也需要及时采取高血压和高血脂进行治疗,一般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只要血脂检查正常以后就可以停止药物治疗的,这个不需要长期使用。病的血管需要对症药物治疗才能够有所好转。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管硬化主要有以下几项检查:
高危因素检查及血管硬化自身检查。对于高危险因素和低危险性因素的检查都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高危因素检查以高血压,高血脂为主、高血糖时,尤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突出,这类疾病常伴有高血糖的发生、高血脂等高危因素。在这当中,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血管硬化自身检查,血管硬化自身检查以彩色多普勒最为多见,即超声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管硬化通常需要做血脂检查、血管彩超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血管硬化的检查包括血脂检查,主要是进行生化检查。还要做血管彩超检查,主要包括下肢动脉彩超、颅内动脉血管彩超、上肢动脉彩超、颈动脉彩超等。另外,血管彩超显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狭窄50%以上,并伴有血栓,应行颈动脉CTA、下肢动脉CTA检查或者上肢动脉CTA。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颈动脉内膜剥离、颈动脉支架、下肢动脉支架等手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检查血管硬化的方式包括踝肱指数、超声检查以及血管造影。
1、踝肱指数:最简单、方便的一种方法。可以测出踝部的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参考正常值0.9-1.3之间,而小于0.9则说明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动脉硬化;
2、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管内膜中膜的厚度,以及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闭塞;
3、血管造影:也叫CTA检查,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可以明确显示血管整体、堵塞段以及狭窄的范围及程度的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血管管腔的大小和血流的流速都会发生变化,动脉硬化是因为血管管腔变窄,导致血液流速增加;如果再狭窄一些,就会导致血管的流动速度降低,B超可以检测到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在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血流量降低或显著增加,提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高。如果出现血管硬化程度高的情况,可能是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脑动脉硬化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等,如果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等情况,主要是由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等因素引起的。
要进行更为严谨的诊断,就要进行脑血管造影,对于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清楚的看到血流的改变,血液流动的速度,狭窄的位置,狭窄的范围等,并且可以进行立体的重建。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脑血管硬化是一种退行性的病症,是人体器官和组织衰老的一种,是一种很严重的大脑病变,脑血管硬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检查:
1.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硬化可以通过脑血管造影找出血管狭窄、堵塞的部位。
2.做多普勒超声造影:脑血管硬化可以通过做多普勒超声造影进行检查。
3.头部CT:脑血管硬化可以通过做头部CT进行检查,能够确定是否有脑溢血。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