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7岁。急性心肌梗死,4月24日病发,送急诊装了2根.....

匿名 6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男,67岁。急性心肌梗死,4月24日病发,送急诊装了2根支架。其后发生哮喘,胃出血,食道出血等应急反应。今天术后25天去医院第一次复查。只做了心电图,没有验血。主诊主任医生改了药量但是没有提前说明,拿到药后才发现。原来隔天吃的药变成每天吃。是否有按照医生改的药量吃药还是按照医嘱吃药?这些药包括螺内酯片,呋塞米,胺碘铜。术后饮食该注意什么?有人说不要吃生菜,花椰菜,和燕麦说会影响支架正常运作。是否有其事?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有。 4月24号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住院15天。 术后第一天发生严重食道出血和胃出血并伴有急性哮喘。 今天第一次回去医院复查,医生开药改了药量但是没有跟我沟通。今天回家后发现药量与医嘱不符。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该依照医嘱吃药还是按照医生药方吃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朱福印 医师 威县章台中心卫生院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肾结石,早泄,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261367
指导意见:您好,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炎,呼吸困难等。治疗可以使用沙美特罗。平时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 能。还可以使用吸入药,比如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时间为24h。这是一段高风险的时期。死亡率和心脏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很高。在此期间禁止服用地高辛、静脉西地兰等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是因为,这类药物会增加心脏的氧气消耗,增加心脏破裂、心脏猝死的危险。因此,在24小时以内是不能使用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AMI)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情为持续胸痛。
可先有心绞痛症状,继而逐渐有持续性胸痛。胸痛可发生在不同区域,胸前区,颈部或肩背部均可发生,部分可向下颌部放射。疼痛持续时间可长达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在疼痛期间,部分患者可有全身出汗,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继而有部分神志改变,重者呈休克状态。患者如有部分胸痛连续得不到缓解,宜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可及时发现有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有烦躁、出汗等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发病的1~2天内,会有原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还会有烦躁、出汗等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情。患者要立即就医,并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并且在紧急服药的同时,还应当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胸痛的主要特点如下:
在心前区的疼痛或憋闷感,会在胸骨后方向左下方进行蔓延,直至到左侧肋骨和上腹部;向上方向可以蔓延到左侧的肩膀、后背、口腔、面部、头部和左上肢,这些部位都会有拉伸样、压榨性和绞窄性、挤压感的疼痛。疼痛时间通常在三十分钟及以上,持续较长,且患者经过休息或硝酸甘油口服后,并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后,心率、血压、脉搏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心动过速、心悸、胸闷、气短,伴随胸痛的症状,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憋闷感、濒死感会很明显。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有胸闷、气促等症状。
1、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疲乏等先兆,随后出现急性胸痛,并且比心绞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久;有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胸闷的征象,从而延迟了临床的诊断。在糖尿病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部分病人的病情较重,可能会表现为气促、休克、心律不齐等,并且还可向上腹部放射,有上腹部的疼痛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发作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手术,如果血管病变严重,可植入支架,必要时行搭桥手术。同时要给予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心电监测,定期复查心肌酶、心电图,完善心脏彩超。同时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培哚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等药物综合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