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内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呢?

会员54433205 28岁 已回复
表哥这段时间一直不舒服的,在住院,所以我今天想去看看,可是护士他们却不让看,说他得了一种很严重要的病,说是叫心房内传导阻滞,听了是一点也不懂的。心房内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业辉 主治医师 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病毒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肠炎,肠胃炎,胃...
已帮助用户: 3270
问题分析:心房内传导阻滞(intra-atrialblock)简称房内阻滞,是指自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在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或中断,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传导阻滞。1.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患者可有胸闷、气促、心跳不齐等症状2.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即心房分离,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情危重期,也常发生在危重患者临死前数小时3.弥漫性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和窦-室传导都是由于高血钾引起4.弥漫性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意见建议:建议: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病因和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2.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3.要戒烟、戒酒4.注意饮食规律,以清淡饮食为主
有用0
相关问答

房室内传导阻滞是一类P波增宽的ECG征象,P波持续时间大于0.12s,其波峰有切痕,其波形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不会升高,与心房增大、心房肌梗塞等因素有关。
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的一般多会出现反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40%的病人会有房性期前收缩和房性心动过速的历史,同时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心律不齐等。而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则是常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疾病,以及严重病人死亡的几个钟头。而弥漫型完全型房室间传导障碍及窦-室传导主要是因为高血钾所致。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某种原因心脏冲动在心房和心室交界处受到阻滞。防室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分为三级。即一次、二度、三度。一度阻滞是最轻的症状,不会影响心脏功能,心肌炎症是引起一度阻滞的主要病理原因,可能是心肌炎急性期,也可能是心肌炎的后遗症。对于一次阻滞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如果是心脏病等病理原因引起的,要定期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内传导阻滞是心电图检查时房室结下方区域出现的传导阻滞现象,通常是希氏束左右束支的传导阻滞,即左束支有左前支和左后支之分,当分支出现异常时引起心脏传导延迟。
当病人获得检查结果时,不必过分紧张,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可能。如果仅仅是差异性传导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通常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病,需要及时进行系统治疗。
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属于心脏疾病,应及早进行治疗。如果有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到正规医院的心脏科进行检查,通过彩超、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治疗时主要是手术和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病人最好是尽快手术,平时要随身携带相应的药物,一旦出现症状,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减轻症状。患者平时要多注意调理,要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平稳,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动太大。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高盐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二度传导阻滞不影响寿命,所以没有能活多久的说法。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2度1型和2度2型,2度1型主要表现为pr,间隔时间逐渐拉长,最终出现一组qrs波,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长短不变,每一次或几次心动周期均有一次qrs波脱落。qrs组脱落的次数愈多,其心率愈低,预后愈差。如果心率不超过50次,就会出现头晕、乏力、血压降低等情况,甚至有生命危险。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必须要有心脏起搏器的保护。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保持适量运动、维持正常免疫力即可。
2.安装起搏器: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头晕等症状,此类患者就需要通过安装起搏器来缓解病情。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多喝温水、多休息,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以免诱发其他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