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症状有哪些?

会员53057733 51岁 已回复
我是名保姆,就是被雇佣来照顾一家患有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老人。在每天给老人按摩的时候他老是说自己的背部很是僵硬,这是这种疾病的症状啊。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症状是有哪些的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懿霄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属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淋巴造血系统
已帮助用户: 2984
问题分析:你好,室性期前收缩又叫做室性早搏,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无症部分患者状,或者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
意见建议:室性早搏有可能出现在正常的健康人也有可能出现在一些严重的器质性的心脏病上,比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所以有室早的病人一定要先去医院心血管内科做个详细的检查,确定室性早搏的病因,之后再按照原发病治疗以及预防,平时要注意常备一些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避免老人出现过于疲倦或者是情绪激动的情况。
有用0
关注
葛永海 副主任医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21297
问题分析:你好,期前收缩通常会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撞击感,漏搏感,心绞痛等症,老人背部僵硬感,通常考虑有肌肉劳损引发。
意见建议:建议您可适当进行按摩,局部也可进行理疗,热敷,外用膏剂,对于室性早搏可以使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口服。
有用0
相关问答

室性期前收缩的危害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于心室肌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异位起搏点,引起了心脏的提前跳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病人的伤害并不大,但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就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造成缺血,甚至会引起心跳停止。所以,如果出现室性期前收缩,要及时处理,同时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室早每分钟发生大于5次,或者在24个小时内出现超过500次。在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下,患者会觉得心跳加速、心跳停止等症状,就好像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会突然失去重量,而在房间里,患者会有一种心跳加速的错觉。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对这些反应是可以忍受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的表现有提前发生的QRS波,宽度大于0.12秒,ST段和T波与QRS波主波相反。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中、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心电的表现有提前发生的QRS波,宽度大于0.12秒,ST段和T波与QRS波主波相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有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使用药物: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头昏等症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病情加重时,可以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和某些临床表现类似的病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频繁的室性早搏,会引起心悸,而出现的心悸要与室上速度进行区分。
阵发性室上速是突然停止,并且会有比较显著的表现,并且在缓解之后会和普通人的情况差不多,在冠心病和冠心病等疾病中也会引起心脏的不舒服,但是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运动,过度的疲劳,心情激动,还有经常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四肢颤抖。脑缺血发作时,有眩晕,眼睛发黑等表现,要与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例如:脑血管疾病、脑血栓、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性期前收缩并没有与其有直接关系的表现。
每个病人有无病症或病症轻重与期前收缩频繁程度无直接关系。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也越来越多。病人可有心悸感,与电梯迅速上升或下降时的失重感相似,或在代偿间歇之后心脏强烈跳动。听诊时,室性期前缩小,后期缩小,发生更长时间停歇,室性期前收缩的第2心音强度下降,第一次听心音,桡动脉搏动变弱或消失,颈动脉见较大或正常的α波,这是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表现之一。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