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如何治疗?

会员52860488 3个月 已回复
你好!我儿子快四个月了,左眼流眼泪眼屎多,两眼角红肿怎么治疗鱼腥草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现在我应该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三红 主治医师 安阳县洪河屯乡卫生院五官科 一级甲等
擅长: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
已帮助用户: 458
问题分析:据你所说你的宝宝患新生儿泪囊炎出现左眼流泪与分泌物较多,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炎的鼻泪管末端粘膜皱褶未能吸收完全导致泪道不通或不畅引起泪囊感染,仅点清热解毒药物和抗病毒眼药水治疗是不能治愈的。
意见建议:建议你对宝宝的泪囊炎有所了解,应该应用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泪囊区按摩,如保守治疗两三个月而不能治愈,等宝宝六个月以后可进行泪道探通和冲洗,一般都能治愈。
有用0
关注
李银利 护士 万全县孔家庄中心卫生院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 160928
指导意见:是和泪管不通有影响,要及时的护理及营养可以做鼻泪管的按摩及冲洗。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泪囊炎通常可以通过清洁眼部、使用药物等方法护理。
新生儿泪囊炎通常是因为婴儿泪道堵塞而导致的,平时要做好眼睛的清洁工作,可以用清洁的纸巾或者湿巾擦拭,同时要用托百士滴眼液等抗生素滴眼液,同时按摩内眼角,使其产生压力,从而打开泪道。此外,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眼部状况,如果患儿眼部出现流泪,溢脓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溢泪、溢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是一种常见的泪道疾病。目前,采用物理推拿或外科技术对泪囊炎进行处理,经过一定程度的处理后,可以痊愈。
婴儿泪囊炎是一种先天性的泪道堵塞,其的发生是因为婴儿的鼻泪管在胎儿期形成的最晚,到了出生时,其鼻泪管下端尚有一层或完全的粘膜褶皱覆盖着鼻泪管,一般在几个月后就会自动打开。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亲属发现患儿泪溢或伴有分泌物多,检查时压迫泪囊即可见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1、溢泪:患儿家属发现患儿最近容易流泪,且泪液较多。
2、泪囊部黏性分泌物增多:患儿眼角泪囊部经常出现黏性的分泌物。
所以说,新生儿泪囊炎临床上的症状就是患儿流眼泪,而且眼睛出现严重性的分泌物,如果患儿有新生儿泪囊炎家长不要担心,首先可以局部按摩,然后局部使用抗生素的眼药水。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泪囊炎要做以下检查:
1.查体:压迫泪囊时,可见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从泪点溢出,泪囊肿胀有弹性,无肿胀压痛。
2.泪道CT: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明确孩子是否有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
3.分泌物检查:检查孩子的泪液分泌情况,可以知道孩子是否有感染。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家属要带患儿到医院积极的治疗,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平时加强护理,多观察患儿。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挤压泪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挤压泪囊:新生儿患有泪囊炎,医生通常会用食指自泪囊上方至下方,向鼻泪管方向挤压,同时压住泪小管部,使分泌物向下冲破先天残膜,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2.药物治疗:新生儿患有泪囊炎,可局部使用抗生素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如上述两种治疗方法无效,可行泪道冲洗,以冲破阻塞,必要时可行泪道探通术进行手术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泪囊炎用前需要挤压鼻梁与眼睛内侧间,也就是泪囊部位,把脓液挤干净再点药,多做眼部按摩,有上往下,如果无效则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效果很好点眼液之前应该按摩泪囊区,以排除泪囊内储留的分泌物,点眼液之后可顺着鼻泪管的区域进行按摩,以促进鼻泪管通畅。如果半岁之后依然存在鼻泪管堵塞,可行泪道探通术。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