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律失常吗

会员134680541 59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有一天晚饭后约半小时弯腰起身后心动过速,赶紧躺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后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平板检查: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和常规心电图没事,冠脉没事。我是心律失常吗?现在吃的倍他乐克血压107/62,心率62,还能吃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如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3
你现在会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虽说并不是特别严重,还有就是你的心率也仅是62,最好是少用些美托洛尔或是不用,但是你稍微活动后心率就会过快,那比较可能心功能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疾病,那最好是要适当的应用药物调理以及生活上多注意。
你现在可以血生化检查,并且可以口服拜阿司匹林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地高辛片,多注意休息,活动量不要过大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心律失常有多种病因。如果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疾病,发生电解质紊乱或睡眠不足可导致心律失常。
建议患者要培养好饮食习惯,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忌过多过腻,忌过咸,患冠心病者应科学,规范地治疗,为防止并发症,防止心律失常。其次还要做好自护理工作,防止各种原因导致病情加重而影响到自身健康,比如饮食不当等都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病人,由于经常失眠,长时间睡眠不足,这还可能发生心律失常,因此平时应该养成好睡眠习惯和注意休息,充足睡眠。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当地锻炼,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力,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对身体造成的损伤,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降低死亡率。
在此基础上,患其他某些疾病者还应重视及时治疗,为防治心律失常。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最普遍的是反复发作的室性早搏,短期的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快速的室节律。有些右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梗死,在再次灌注后,会有一阵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例如2级房室传导阻滞,3级房室传导阻滞。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比较短暂,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需要仔细的观察,等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得到了改善,这些都会得到缓解。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律失常是否能彻底治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判断。
心律失常主要分为室性早搏、房早以及心动过速等几种常见的病症。其预后及心律失常病因诱因。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症状改善,这是因为这些患者存在着一些潜在因素影响了他们的临床疗效,消除诱因后是可以治愈的。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仅需严密观察疾病发展,无需服药治疗,但有些心律失常患者则需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此时可能较难治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临床上常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或发生部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心律失常的频率快慢而进行分类:
1、窦性心律失常:
(1)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非阵发性。
(2)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3)逸搏:逸搏及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1)过速: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非阵发性。
(2)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希氏束分叉以上)。
(3)逸搏:逸搏及逸搏心律、房室交界性、室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要治疗好的心律不齐需要多长时间,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由于治疗的方式和药物的不同,患者的恢复情况也不尽相同。
比如发烧导致的心动过速,可以服用退烧的药。如果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下降导致的心律缓慢,那么可以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来恢复心率。通常持续两个星期,其它因素导致的心律不齐,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比较缓慢。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律不正常是指心跳的节奏和频率不正常,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
在正常的心律传递中,由窦房结向心房或心室发送心电信号,然后再通过心房和心室来指导心跳。心律失常是指当心房和心室心电传导失调,出现心慌、心悸、心跳骤停等一系列的病症。病情较重的时候,会有眼前发黑、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