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是什么问题

会员46393920 24岁 已回复
房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是什么问题房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是什么问题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佩 医生会员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发育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
已帮助用户: 54364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有时候情绪不好,长期情绪紧张也会导致心肌缺血。如果自己有这些情况的话要首先将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控制好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去做个心电图看一下,饮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中医认为,蔬菜都是有疏通血管的作用
有用0
关注
黄树菁 医师 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 131127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一般和心脏的本身疾病,另外全身性的疾病都有关系,总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到医院检查看看。
有用0
关注
谢际新 邢台医院内科
擅长:高血压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35862
问题分析:心肌缺血。一般症状为胸闷,胸痛,气短,颈部发紧,左肩疼痛。印象是心绞痛。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比如复方丹参滴丸、鲁南欣康片。
意见建议:首先是必须坚持口服药物进行治疗,适量运动,充 足睡眠与休息,清淡饮食,保持平和心态与开朗心情,切忌遇事着急。
有用0
相关问答

房性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胸痛、憋气、乏力等症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甚至会出现晕厥、心肌缺血、肺水肿等症状。症状发作可以是短暂的,间歇的,也可以持续的。当房室传导比例发生变化时,听诊心律不稳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颈静脉见a波大于听诊心搏次数;房性心动过速主要与心室率大小有关,也可能与心脏器质性病变有关。房性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乏力,心室率较高。如果心率不快,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心悸气短、心肌缺血、急性心衰是器质性病变。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房性心动过速。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又叫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三种或更多种形态的P波。第二是每分钟100-130次的心房频率。还有多数P波可以下传至心室,但部分P波由于提前出现而阻塞,心室率不齐,最后可能发展成房颤。建议患者可以及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来确诊,其表现为突然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如果心电图不属于窦性心律,那是因为心房某一异位点兴奋性升高所致,房早连发3次以上即为房性心动过速,也有一些病人会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悸等症状,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反复发作,可以口服心律平、倍他乐克、射频消融等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缺血是心脏无法获得充足血液及氧气而引起供血,供氧降低,心肌能量代谢异常而无法支持心脏正常运行的病理状态。
导致心肌缺血的常见原因是冠心病,但也有其它因素如重度贫血,高血压,瓣膜性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大动脉炎和冠状动脉栓塞。积极而有效的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避免心肌缺血发生或恶化显得十分重要。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个人情况对症进行治疗,避免症状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血管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脏无法得到正常的营养,从而导致缺血缺氧。这是比较严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第一种是突然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第二种是血压下降,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憋气、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第三种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胸骨后刺痛、全身冷汗、胸骨后刺痛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缺血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一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部分人可能在活动、劳累、情绪激动时候出现心悸、心前区的不适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会越来越重,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通常会有胸闷、气喘、胸闷等症状,最常见的是上五层的时候可以轻松一些,但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就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这是心肌缺血的早期征兆。心肌缺血早期会出现心率失常,出现心跳不齐的情况,也有心肌缺血的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出现头晕、活动后腹痛、活动后牙痛、心肌缺血等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