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一般情况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症状因出血速度、部位和年纪而不同,但其临床特点具有相同的特点,包括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神经系统症状等。具体分析如下:
1、意识障碍:
(1)原发脑部创伤轻微:在受伤后没有发生最初的昏迷,但在发生了颅内出血后,逐渐发生了进步性的颅内压力升高和知觉紊乱。
(2)轻微的大脑伤害:在受伤之后短暂的失去知觉,然后恢复知觉,但很快又恢复了知觉,这种情况是很好确诊的。
(3)原发脑外伤:创伤后持续无意识,并有逐渐加重的迹象,而颅内出血的症状往往被外伤或脑干损伤所遮蔽,容易造成误判。
2、颅内压升高:
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烦躁、库欣综合征时,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迟缓、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呼吸困难。
3、神经系统症状:
(1)单纯硬膜外血肿:在初期很少见,只有当脑功能区受到挤压时,才会有相关的症状。当患者在受伤后,出现面瘫、偏瘫、失语症等症状时,要将其视为是由于脑部的损害。
(2)颞叶钩回疝气:由于持续扩大导致颞叶钩回疝,患者的自觉症状会加重,体征也会受到影响,并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3)对侧小脑幕切迹边缘压迫:由于血肿发展快,导致初期脑干扭曲、移位,压迫对侧小脑幕切迹边缘,可导致对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瘫痪;同侧眼球散大,同侧偏瘫;或者是双眼散开,双侧性偏斜。要及时进行辅助诊断。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指位于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大脑凸面,是较常见的颅脑继发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是颅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撕裂出血。如果因膜外血肿出血量较少,病人意识清楚,可以给予保守治疗。
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属于两种类型,两者都在颅内,只不过位置不同而已。硬膜下出血是在颅骨的内侧,在脑部的表层,在硬脑膜下面。
硬膜外的血肿是在头盖板下面,在硬脑膜外面。如果两者都是因为创伤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硬膜下出血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从放射学上来说,通常是通过头部ct进行确诊,而硬膜下血肿通常会呈现出一种月牙状的高密度影,在大脑表面会出现一种大的月牙状变化。硬膜外的血肿通常不会跨越骨缝线,而是呈纺锤状。
通常情况下,儿童硬脑膜下血肿一般是缺乏维生素k所致,但也可能是患上血友病引发的。
因此建议要到正规医院通过脑ct检查确诊,需与颅内出血进行鉴别,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可能会引发脑疝,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发作癫痫。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呕吐加重或者精神异常时,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更换治疗措施。
一般情况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可能是交通事故伤害、施工意外伤害、暴力伤害、火器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交通事故伤害:全球70%的交通事故导致的头部损伤。在我国,由于各区域的脑部受伤情况不尽相同,但车祸伤害依然是造成头部外伤的首要因素。
2、施工意外伤害:因大型基建及施工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头部损伤,特别是施工意外造成的。
3、暴力伤害:暴力伤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显著增长。
4、火器性损伤:由于国家对枪械的管制比较严,所以头部火器性损伤比较少见。
硬脑膜下血肿可以采取血肿吸流、缓解脑积水等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病人的硬膜下血肿大于30ml,有很大的占位作用,有明显的脑积水症状,有中线的错位,有脑疝的迹象,必须去神经内科做血肿吸流。如果是软骨硬膜下的血肿小于30ml,可以进行常规的检查,比如:脱水,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脑积水,补充脑细胞,进行相应的辅助处理,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方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