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发生骨折,伤后可以出现局部疼痛、肿胀,需要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骨折无移位:如果骨折较轻,没有明显移位情况,首先应进行手部的制动,及时就诊请医生进行手部的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在固定期间家长应遵医嘱指导小孩手部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粘连。
2.骨折明显移位:如果骨折比较严重,出现了移位,或小孩手骨折后未及时进行制动,依旧进行玩耍或活动,导致骨折部位出现明显移位,除了有局部出血、肿胀、疼痛外,还可闻及骨擦感或骨擦音,此时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在麻醉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还需遵医嘱给予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治疗,如碳酸钙D3、恒古骨伤愈合剂等。
右手骨折一般在4~6周后,疼痛症状就会消失。
右手出现骨折时急性期的疼痛症状较剧烈,经手法复位和固定等方法可以逐渐减轻,一般在受伤第一周时疼痛较重,受伤第二周时疼痛症状就会明显缓解。在患肢抬高,局部冷敷治疗3周后疼痛几乎不影响患者休息。通常在伤后4~6周时骨痂从骨折端穿出,骨折比较稳定,这时疼痛症状可以全部消除。
在骨折后锻炼小腿肌肉的方法如下:
第一,卧床休息的时候,用前脚踩踏板,让三头肌继续收紧,保持1分钟休息10秒钟,然后继续做2次,每天500次。也可以在一次运动中用力,直至筋疲力尽,在一分钟后进行一次,每天6个,每个20个。
第二,卧床时,脚掌向上提起,与脚背上的弹性带子相抗衡,保持最大的运动频率为1分钟,每天6次,每次20次。
一般情况下,骨折恢复期可能会有一些痛苦的表现,首先是骨折恢复期骨折周边的组织水肿还没有彻底消失,从而会对感觉神经产生压力和刺激,从而引起骨折周边的疼痛;此外,在骨折完全恢复前,由于骨折的位置有轻微的移动,会引起局部的疼痛。骨折恢复期每天都要进行功能性训练,以加速骨折的恢复,重复的功能训练是为了运动周围的肌肉和相邻的关节,从而导致疼痛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吲哚美辛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
属于关节固定后出现的关节挛缩情况.如果骨折情况允许,可以做关节屈伸等动作进行关节康复训练.药物可以选择中药外洗。有骨折有点痛是正常的,目前的固定治疗一段时间。
胸椎骨折,只要不是很严重,一般不会对脊柱神经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下肢可以正常行走。但如果患者站起身来,此时胸椎还需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可能就会引起骨折部位的疼痛,甚至会在原有的疼痛基础上加剧。
如果患者胸椎骨折后不能坐起,也不能站立,一定要卧床休息,以免造成骨折的进一步恶化,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不小心伤及脊髓神经,会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