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15天一直拉稀水便吃过庆大霉素乳酶生3天(有时全是...

会员40666177 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患病15天一直拉稀水便吃过庆大霉素乳酶生3天(有时全是水有时蛋花样)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3(有时全是水有时蛋花样)头孢氨卡3有时全是水有时蛋花样有透明状物体杜拉宝和养脾散3天现在吃泻立停蒙脱石散妈咪爱都吃了2天但是还是拉稀水样便而且有时拉的全是药渣子干干的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2013.2.26检查便常规有潜血2013.3.2日便常规正常2013.3.8日便常规有潜血还有有细菌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该怎样治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佑 主治医师 唐山市中医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病科常见病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69261
问题分析: 你好,考虑炎症引起的,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和黄连素片和颠茄片对症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作息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平时少食辛辣生冷食物,戒烟酒,多进食蔬菜水果,祝身体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胃肠功能不成熟的婴儿容易腹泻和消化不良。腹泻的常见原因是消化不良、感冒、胃肠炎症、胃肠菌群失调等。建议儿童口服益生菌药物进行调理,有利于改善症状。两餐之间喝温水,少吃多餐,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直拉稀屎可能是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症等原因导致的。
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如肠道细菌、病毒等病原维生素感染或受到免疫损害、放射线损害、饮食刺激、药物刺激等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还可能会导致一直拉稀屎。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如果肠道菌群的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可能会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即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也可能会导致一直拉稀屎。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宝宝拉稀可能存在肠胃功能性紊乱的结果,孩子可能是肚子着凉引起的不适,可能是炎症感染的问题引起的,以后需要注意好饮食合理性,需要注意做好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适当多喝水。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拉稀全是水可能是肠炎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拉肚子都是水,那就是腹泻比较厉害,通常属于肠炎反应。在急性期,可以服用立可安,一次服用两粒。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的禁食或者是以流质为主,尽量做到一天6-7顿。可以先喝少量的米汤、藕粉等,等腹泻症状缓解,排便次数少了,可以换成全流性的饮食,比如蒸蛋羹、咸蛋黄米糊、莲子米糊、浓米汤甩蛋花、胡萝卜米糊等。避免食用含有大量油脂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蔗糖、过甜的食物和肉类等。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肚子拉稀全是水是腹泻的症状,可能是饮食不佳,导致肠道出现炎症性病变,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若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可以服用对症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蒙脱石散等,来缓解此类症状。
在治疗期间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火锅、咖啡等,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如果腹泻发生,考虑是否是由寒冷或不适当的饮食,或胃肠道相关系统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能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此外,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避免吃太多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并吃清淡的饮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