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

会员39859998 3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窦性心动过速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心电图,大夫说是窦性心动过速,服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天,今天量血压60-80,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应该停药,应该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志奇 主任医师 大庆油田总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主攻的专业为“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
已帮助用户: 40
病例分析:窦性心动过速,服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天,血压80/60mmHg,是否伴有头晕乏力?
意见建议:可能需要先减半量,如果血压仍然很低可以停用琥珀酸美托洛尔。
有用0
张学双 医生会员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 54474
问题分析:房颤心率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而心悸心率常轻微升高在100次左右。房颤心律常是不齐的,快慢不一,而心悸心律常是窦性心动过速,心律齐整。
意见建议:房颤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疾病,以及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而心悸常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是功能性改变,常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有用0
相关问答

窦性心动过速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不严重:激动、悲伤、跑步、喝咖啡等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是生理性的变化,可以不进行特殊治疗,一般不严重。
2.严重: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比较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病人,由于长期高频率的心跳,使心脏缺氧而导致的猝亡;心肌炎的病人如果有心动过速需要进行自我调理,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劳累,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动过速属于是心脏病当中的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由于外界刺激或病理因素导致的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分,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率增快、心悸、气短等。在活动后劳累,紧张、焦虑、熬夜这种状态下都会产生窦性心动过速。
患者平时应该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紧张激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激烈运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孕晚期窦性心动过速需要根据具体状况来进行治疗。
妊娠末期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以往有原发病的,需要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必要时配合心内科主任及时治疗原发病。次之,如果没有既往病史,妊娠末期窦性心动过速有可能是生理学或心外因素素而致,通常无需特别医治。孕妇需要确保良好的心理状态,保障充足睡眠。假如按时孕检并没有出现异常,就没必要过度焦虑。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意思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率大于100次/分,可能是功能性原因,也可能是心脏的供血不足、心肌炎等器质性原因。如果是心脏的供血不足,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心肌炎要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营养心肌。患者日常应该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注意休息,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动过速是可以跑步的,而且跑步是缓解窦性心动过速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没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以适当的跑步。适当跑步可以增加心脏的储备能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控制心脏过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剧烈运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对孕妇而言,妊娠时窦性心率过速亦属正常,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跳增快,有的为此感到喘息、心悸、头晕。这种现象多发生于临产之后,可能是因为分娩过程中疼痛剧烈而造成的。孕妇孕期产检时,若发现窦性心动过速,而如果其他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此类窦性心动过速不必过分忧虑。如在怀孕前出现此情况,需引起重视,由于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系心脏发生功能性改变所致,无须特殊处理,分娩后自行康复。窦性心动过速若持续时间较短,对胎儿影响较小,要使胎儿良好,一般情况下不能太过紧张,窦性心动过速可由紧张所致,注意起居有规律,早睡晚起,平时努力放松应保持心情的乐观和平稳。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