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手足口病
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岁宝宝手足口病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手足口病的致病菌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播给小孩,比如口水、喷嚏、尿液、粪便等,潜伏期三到五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一至两天口腔、咽、软腭、下粘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泡,周围绕以红晕,破坏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易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被侧面和手指对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泡,除手足口外,可见于唇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褪,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有的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五到十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皮疹一般不痒。典型的手足口病的皮疹是手心、足底、口腔粘膜出现米粒大小的小水泡,一般是淡红色的,疱液少。疱疹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并且不会出现色素沉着,一周内会自行消退。在皮疹的初期,要剪短宝宝的指甲,避免搔抓,可以在局部,当疱疹破溃时,可以涂0.5%的碘伏,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或煎炸油腻的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另外,家长在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手足口病有忌口,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不是一定就要住院的,要看病情的轻重程度,因为随着现在手足口疫苗的不断推广,手足口病预防大大的提高了,预防的力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即使发病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