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炎病毒感染而成的传染病,其发病年龄在5岁以内。
小儿得了足口病后会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主要是在口腔、手掌、足底、臀部、肛周、大腿内侧等部位,主要是米粒状或绿豆状疱疹,一般在2-4天后就会消失,不会留下色素沉着。
手足口病属于轻微的疾病,仅有2%的儿童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主要有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多数患儿约1-2周后可自愈。
由于手足口病起病急、传播快,所以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患病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遵照医嘱,为患儿输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病情康复。手足口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平时要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尽可能避免将儿童带到公共场所,以免把病情传染给别人。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可以通过设置单独房间、准备单独餐具、避免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隔离。
1.设置单独房间:如果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
2.准备单独餐具:饮食上应该给患病的孩子准备单独的餐具,以免交叉使用餐具导致感染。
3.避免密切接触:还应避免与患病儿童进行密切接触,不要使用患病儿童的玩具、牙刷、毛巾等。
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法是:儿童出门后要勤洗手,不能喝生冷的水。宝宝的奶瓶、奶嘴等可以直接进入的东西要及时清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能让孩子去人群多的地方,特别是在公园等公共场所。
家庭要做好室内的清洁和消毒,定期通风、晾晒儿童的相关用品。避免接触儿童患有手足口病。在家里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手、脚、口、臀等部位有没有皮疹或者疱疹,一天三次,多喝水,有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要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能自愈。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口腔、手心、脚心出现疱疹是该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自愈的,病程时间在5-10天左右,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不能自愈的。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建议家长可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症状。
日常生活中,要让宝宝多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以20℃-24℃为宜,相对湿度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