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口腔疼痛是由于口腔有疱疹溃疡存在,要注意口腔卫生,清淡饮食,外用治疗。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一般外用抗病毒治疗即可。
宝宝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比如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等病原体,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即可。家庭护理上也很重要,家属必须消毒宝宝密切接触的玩具、衣物等,将衣物在太阳下暴晒,让宝宝饭前便后洗手,至少在家隔离两周以上。极少数的病例会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差,甚至出现抽搐、嗜睡等症状,属于重型手足口病,这个时候就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进一步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法是:儿童出门后要勤洗手,不能喝生冷的水。宝宝的奶瓶、奶嘴等可以直接进入的东西要及时清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能让孩子去人群多的地方,特别是在公园等公共场所。
家庭要做好室内的清洁和消毒,定期通风、晾晒儿童的相关用品。避免接触儿童患有手足口病。在家里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手、脚、口、臀等部位有没有皮疹或者疱疹,一天三次,多喝水,有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炎病毒感染而成的传染病,其发病年龄在5岁以内。
小儿得了足口病后会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主要是在口腔、手掌、足底、臀部、肛周、大腿内侧等部位,主要是米粒状或绿豆状疱疹,一般在2-4天后就会消失,不会留下色素沉着。
手足口病属于轻微的疾病,仅有2%的儿童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主要有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多数患儿约1-2周后可自愈。
由于手足口病起病急、传播快,所以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患病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遵照医嘱,为患儿输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病情康复。手足口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平时要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尽可能避免将儿童带到公共场所,以免把病情传染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