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压最近天气变凉,血压又有升高,安静时14...

会员35385100 4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高血压?高血压最近天气变凉,血压又有升高,安静时140,85,白天工作时160,100,且心跳安静时大约65跳/分,白天工作时80跳/分。本人2年前查到有高血压,当时医生用必洛斯每天1片和纳催离每日半片治疗,二个月后血压正常且较低(高压105,低压60左右),根据医生指示逐渐减药到每日必洛斯半片,一年半以来血压一直正常。最近天气变凉,血压又有升高,安静时140,85,白天工作时160,100,且心跳安静时大约65跳/分,白天工作时80跳/分医生建议加量服药,现增加为必洛斯1片,无效再加纳催离半片。1、目前状态下我原来每天跳健美操1小时能否继续?2、心跳是否过缓,本人没有服用过降低心率的药物,是否是运动起效,因2年前测血压时心跳多为85-95跳?3、同事介绍纳豆激酶胶囊能降血脂、血压,想咨询下具体情况。谢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贵军 医师 河北省邢台桥西王贵军中医诊所内科 个人诊所
擅长:妇产科、内科、外科,尤其擅长宫颈糜烂、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 62769
问题分析: 你好,需要注意休息和低盐饮食,可以医生指导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者氯沙坦片治疗.
意见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流变和心电图.预防并发症出现.祝身体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升高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日常护理等进行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出现血压升高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按疗程用药,建议患者按照医嘱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高血压升高的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上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沐浴后,血压会稍微上升,但是通常会迅速降低。
如果水温太高,则会加快血液的流动,增加血管和心肌的负荷,使血压升高,但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卫生间一般处于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地方,很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建议在吃完晚饭以后再去洗澡,如果患者有头晕、疑神疑鬼、血压升高等症状,最好是和自己的家庭成员在一起,在沐浴之前要尽量在洗澡之前喝一杯温水,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体内的血液,防止出现什么问题。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高与降压药物剂量不足、药物剂量不合适有一定的关系。患者要及时发现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使患者的血压回复到正常水平。
1、降压药剂量不够: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要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调整降压药的用量,前期可以从低剂量开始,到后期逐步加大。有些患者在服用了降压药后,并未正确地加大给药,所以即使频繁服用降压药,也无法有效地控制血压,白天服用降压药后,夜间血压会出现明显降低,从而引起夜间血压上升;
2、降压药剂型不适合:一般情况下,服用长效的降压药会起到稳定的作用,但如果患者服用短效制剂,其作用时间仅为6-8个小时,白天服用后,血液中的降压药物浓度较高,从而可以控制血压,但夜间血液中的降压药物浓度偏低,不能起到有效的降压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升高血压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富含脂肪的食物,多补钾补钙,可以适当的喝茶、饮酒,多加强锻炼,不要吃玉米一类的降压食物。并且每天早晨起来可以喝一杯淡盐水,对升压有帮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来说,夜间升高型高血压是指夜间22点-凌晨6点,患者的收缩压均值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均值高于90毫米汞柱。
夜间升高型高血压可能与肥胖、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内皮释放活性物质增多等原因有关。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散步等,控制体重;还要保持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避免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刺激。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通常情况下,喝生脉饮不会升高血压。
喝生脉一般不易造成高血压。生脉饮具有滋阴补气的功效,可以改进阴虚内热造成的身体孱弱状况,如神疲惫力、懒言气短、口唇发白等状况。这类药品不容易令人上火,也不会造成血脂升高,因此并不会造成高血压。高血压一般是由身体虚火造成的,应防止服用补肾壮阳类药,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否则可能会加速心跳,升高血压。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