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至现在反复出现3次

会员31307617 5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2009年8月至现在反复出现3次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开始是玻璃体混浊打安妥碘和眼明注射液第五天出现第一次玻璃体出血大夫让继续打到第27天第二次出血大夫让打止血敏和VC同时吃止血明目片后40天第三次出血止血后做眼底荧光照影进一步确诊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化验检查结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专家用什么方法治疗吃什么药比较合适别再复发.谢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中华 医生会员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医院妇产科 二级乙等
擅长:羊水过少,不完全流产,妊娠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59737
问题分析:您好!反复自发性出血又自发性缓解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一个临床特点.故您目前诊断基本已明确.
意见建议:这一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早期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也是正确做法.但您目前出血反复已有三次因考虑作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术.生活护理:玻璃体手术的作用在于去除反复出血形成的玻璃体纤维条索预防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而光凝术则可破坏已无作用的视网膜防止异常新生血管的出现.
有用0
关注
闫铁 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科医院内科 三级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219338
指导意见:这样的情况从一开始就应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使用纯中药制剂的祛瘀明目胶囊配合珠红明目滴眼液可以活血化瘀利水通络从而达到软化血管促进代谢改善微循环恢复视力的目的.可以**一下珠红明目滴眼液或祛瘀明目胶囊看看说明书.
有用0
相关问答

问题分析:您好,照片显示要考虑有病毒性疱疹或湿疹的可能。
指导建议:请说明疙瘩有无瘙痒,疼痛或者烧灼感,有无范围逐步增大,出现症状是否和抓挠刺激,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因素有关系,以便于我们判断清楚病情。

何为明主治医师其他解放军总参直属医院已帮助用户:68227
擅长:小儿内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内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给宝宝考虑服用中药治疗。同时注意暂时限制饮食,肉奶蛋暂时不要食用,是继续积极住院治疗一下的,不可以耽误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盲目治疗,需要通过检查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注意不要接触其他可疑的物质和食物,防止出现异常影响。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吃辛辣食物。到医院儿科或免疫科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要警惕舌癌。舌边缘慢性溃疡是口腔溃疡中的一种,不少病人发现舌头红肿,有小水泡或者是出现溃疡创口,都是舌边缘溃疡的表现。舌溃疡和普通的口腔溃疡一样,即使不治疗也能够痊愈,但是如果是慢性舌溃疡,病人则应该开始治疗,预防出现舌癌。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的患者总是反复出现症状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四级,达到了最后阶段,会有反复发生的心衰,严重的时候要入院治疗。由于心衰的病人,其预后非常糟糕,5年以上的病死率超过50%,并且由于心律失常、感染、心率加速等原因,导致心脏功能降低,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因此晚期心衰的治疗效果非常不好,生存品质也非常低下。现在临床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平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同时要防止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同时要进行正规的用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进行心脏移植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小孩喉咙两侧反复出现白点,可能是慢性扁桃体炎、不注意饮食等原因引起的。
1.慢性扁桃体炎:如果小孩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可能会肿胀、疼痛,从而容易出现喉咙两侧反复出现白点的情况。
2.不注意饮食:如果小孩平时不注意饮食,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且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对咽部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容易出现喉咙两侧反复出现白点的情况。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需要做腿部检查,皮肤检查,还是需要多注意观察一下的,建议亲明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宝宝是下午打的吗,如果是,建议母亲还是及时判断一下宝宝是否过敏了。及时检查一下。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