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岁的时候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然后一直不间断的治疗,我...

会员2 0 已回复
我13岁的时候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然后一直不间断的治疗,我现在已经28岁了,没有心跳过快,心率不齐的症状了,只是有时候还是胸闷、喘不上气、心脏突然停跳一下的感觉。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好像也没什么,我该怎么办?应该检查什么项目?还是这是属于正常的?我很迷茫......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木棉絮 医师 禅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妇科、泌尿外科
已帮助用户: 4017
您好,不排除怀孕的可能。您可以用验孕棒或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确诊。祝您健康快乐!
有用0
木棉絮 医师 禅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妇科、泌尿外科
已帮助用户: 4017
您好,这个您要到口腔科进行检查看有无口腔感染的影响。祝您健康快乐!
有用0
相关问答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方法如下:
病毒性心肌炎必须先确诊,并令多数病人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腹泻及其他病毒感染后史,通常3周发病。如果没有明确病因的话,也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结果作出初步确诊。此外,还可进行心脏心电图检查,也可抽血样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此外,还可进行病原学等抽血化验。如果没有明确诊断的话,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药物或者手术处理,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综合以评价诊断,对其处理方法,我们必须先躺在床上,吃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对发生心脏并发症必须及时处理。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抽血检查等。
病毒性心肌炎需要根据病人的感染病历来确诊,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的胃肠炎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胸闷,气喘,心悸,胸痛,甚至是急性心力衰竭,剧烈的喘气,也有可能是晚上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原因,同时还要做其他的检查,比如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心肌酶的水平会增高,心电图也会显示出心肌缺血的变化。还有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可以用心室的彩超来判断是否有心包积液,同时也可以看到心肌细胞的功能,如新陈代谢的降低,心肌细胞的死亡,此外,心内膜活检还可以观察到有炎症和坏死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病毒的分解,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性的感染。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病毒型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的依据如下:
1、病历:在发生前1~3个星期内有过上呼吸道或肠内感染等早期的传染病;
2、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或肠炎;晚期以胸闷、气促、心悸等心功能障碍为主;
3、实验室检查:检测心脏酶CK、CKMB、肌钙蛋白均有显著增高。
如果患有病毒性心肌炎,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三周内出现心脏表现。感染后重度乏力、胸闷头晕、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后三周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是束支阻滞等,以及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在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这些都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不明,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所以在早期使用过一些抗菌药物,但在临床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1.心律失常、心衰:主要是针对症状的处理。
2.心肌损伤:可给予辅酶Q10、维生素C等多种具有保护性心肌的药物。
3.传导阻滞:如有需要,可加装心脏起搏装置。
4.急性期:要多加休息。
5.重症患者:CCU的监控,方便患者对疾病的快速反应。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根据起病前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确诊,心脏损害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
还有一些辅助检查提示心肌损伤,病原学检查呈阳性。临床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考虑,诊断主要依靠心内膜心肌活检。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还应重视鉴别诊断,在兼顾病毒性心肌炎确诊时,β受体功能亢进应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及其他累及心肌的疾患如冠心病等,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克山病等,药物和毒物等对心脏造成损害。
另外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检查时可采用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等,病毒血检查和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等,超声心动图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