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导致肝损伤该怎么办?还有...

会员173395 33 已回复
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导致肝损伤该怎么办?还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业生 医师 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 304151
几千年来,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困扰世人的难题,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一直占据了因病死亡的第一位。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人们才真正找到治疗结核病的有效办法。从结核病的传染特性皇,结核杆菌随肺结核病人的咳嗽而产生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而感染。在公共场所很难避免没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存在,他们咳嗽,甚至随地吐痰,结核杆菌就会随飞沫、尘土在空气中飞扬,健康
人只要吸入结核杆菌的飞沫或尘土,就可以被感染。又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抵抗力,可以初次感染不一定马上发病。等到身体虚弱时或者再次感染到结核杆菌的时候就会发病。所以,我们认为成年人的结核病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的。在旧社会,特效的抗结核药物尚未发现,患结核病而死亡的比例非常高。而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住条件日趋好转,政府千方百计在防痨治痨的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使结核病人能得到很好的合理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卫生知识差别也较大,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较多的迟后于发达地区,容易对结核病造成不规则治疗,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痨治疗的疗效受到了影响,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些难治的病人,这些病人的危害主要在:他们感染的结核杆菌大多是耐药的结核菌枝,这给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增加了不少困难。

  在现今这样好的条件下,生活条件好,环境大大改善,药物又充足,我们应该怎样提高结核病的疗效?由于其他肺外结核病几乎都是先感染到肺部,然后由肺部再扩散到其他器官的,所以,我们在此谈谈对肺结核的治疗,怎样做到疗效好,不复发,是很重要的。

  肺结核的治疗与其他疾病的治疗虽同样是吃药、打针。但对肺结核的治疗,首先必须制订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服药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方法,而且疗程较长。这是与其他疾病治疗的不同方面。目前,由于几十年抗痨治疗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整套抗痨的治疗原则,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十字治疗原则。他们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则”和“全程”。

  “早期”,对已经确诊的新发现的病人,或是痰中找到结核菌阳性且排菌量较大的复治病人,都应该及早给予积极的抗痨治疗,应该做到不失时机认真做好工作,从医生到病人,都应该认识到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千万不能犹豫不决。早期治疗对病灶的吸收好转,对结核杆菌毒力的降低,减少病人排菌时间,缩短传染时间均有很好的作用,对病人的恢复和对社会的影响(传染给别人)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联用”,所谓“联用”即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抗痨药物的联合应用。目前抗痨治疗还存在不正规治疗的现象,在不正规治疗的情况下结核菌容易产生对某种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当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几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团结起来力量大”,几个朋友共同对付一个敌人,对付结核杆菌就是要采取这样的办法。再说,药物与药物之间还可以产生协同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

  “适量”,所谓“适量”即是适当的剂量,根据成人、儿童体重的大小等每种药物都应给予适当的剂量,这样既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又可以不发生或者少发生由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这样对于抗痨治疗的疗效的提高将起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有关药物的书籍中,经常可以看到每种药物在应用以后,在人体血液内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可能起抑制杀灭细菌的作用,这个浓度称最低抑菌浓度(有的书本中用外文缩写MIC来代表)。可想而知,我们在适量治疗时,用少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倒给细菌提供了产生耐药的机会,而用多了就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对人体造成其他的损害,影响结核病的正规治疗。所以,所谓“适量”意义也就在此。

  “规则”,所谓规则,就是要遵守用药的治疗规则,现在,我们对结核病的治疗规则是数十年来医学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规则,大家应该遵循这个规则进行治疗,否则,就会造成不正规治疗,造成治疗失败和结核病复发。规则治疗是指: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可以改变治疗方案(改变方案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定要按照这个方案完成治疗。肺结核的治疗,我们通常分两个阶段: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那么强化治疗阶段疗程时间,用药品种,服药时间都有明确规定,进入巩固治疗阶段同样如此。无论强化或巩固治疗阶段都必须避免中断和遗留用药,否则就会造成不规则治疗,疗效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人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必须定时到专门的结防机构或专科医生那里接受随访和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效果。

  “全程”,所谓“全程”就是完成治疗的全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折不扣完成疗程,由于结核菌的特性和数十年来医学界的摸索,认为对结核病的治疗,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才有效,所以,如何教育病人完成疗程,坚持治疗到底,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为肺结核病人在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以后病人会自我感觉良好,容易误认为已经好了,不须服药了而自动停药,这正好又会造成不正规治疗,以后增加复发的机会。这些,我们应该加以警惕。

  最后还得强调:只有治疗中遵守这“十字原则”肺结核的治疗疗效才好,也不容易复发。否则将全功尽弃!千万不能违背“早期、联用、适量、规则、全程”这十个字,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
有用0
关注
刘英新 医师 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神经炎,低血压
已帮助用户: 323988
指导意见: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困扰世人的难题,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一直占据了因病死亡的第一位。直到二十世纪中叶人们才真正找到治疗结核病的有效办法。从结核病的传染特性皇,结核杆菌随肺结核病人的咳嗽而产生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而感染。
有用0
相关问答

中毒性的疾病往往都是药物导致的,是指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生成了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从而造成了肝脏受损。病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然后停止使用对身体有害的药物,同时吃些保肝、护肝的药物和食品,以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肝损伤最常见的是药物源性所导致的,在静脉化疗过程当中,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容易出现肝损害,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质地回声致密粗糙,甚至有纤维化形成,要结合生化学的指标,如果出现了明显的转氨酶增高,大于正常值的两倍,应该及时的停药,同时给予保肝护肝的药品。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化疗后肝损伤是最常见的化疗副反应。通常肝功能受损后需要应用保肝药物对症治疗,比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单胺等药物治疗。一般应用保肝药物后,肝功能都会有所缓解。因为一般肝脏有很大的代偿性,待化疗结束后,肝功能一般都会恢复正常,下次化疗之前需要复查肝功能,看是否有异常。如果仍有明显异常,则需要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停止化疗。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类风湿治疗时侯是会导致肝损伤的,可以使用一些护肝的药物,但是值得注意在选择药物时,选择副作用小一些的药物,还有要定期注意检查一下肝功能。要注意多休息的,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身体过度劳累,平时注意保暖。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参与血糖,血液形成和代谢,还是一个降解毒素的器官。如果有肝损伤,是可以出现血糖低,水肿和体质降低,经常感冒的现象的。脂保肝,增强肝功能,有效促进脂肪代谢,协助降血脂,一般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及时剖腹探查,同时抗休克、抗感染等治考虑病人的全身情况及是否有复合伤,如是否有脑、肺、骨损伤。根据全身情况及合并伤的轻重缓急确定合理的救治计划。对单纯肝损伤的病人在积极纠正失血性休克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