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吃什么药

会员1141349 已回复
产后精神病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伟 医师 河北省霸州市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外科
已帮助用户: 49389
某些产褥期精神病可以用激素治疗。使用甲状腺素,腺垂体激素,性激素以及类固醇对于治疗一般常规方法无效的、表现出甲状腺或是肾上腺功能低下的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非常好。此外,也发现使用激素治疗后电痉挛治疗会变得更有效。但是这个方法在治疗产褥期精神病患者方面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可。 1.心理治疗 对产后精神病人的情绪、认识与行为有关问题的心理治疗是必需的。 2.药物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不同表现状态,母乳喂养与否,选用不同药物 的最小有效剂量,并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一般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于产后精神病人抑郁状态的治疗,而且最低有效治疗量对母婴是安全的。对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例使用阿米替林剂量应增加至150mg/d,加用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5μg/d 可促进抑郁状态好转。氟哌醇(氟哌啶醇)(Haloperidol)和氯丙嗪(Chlorpomazine)有良好抗幻觉妄想、抗躁狂、谵妄作用,而且毒性小,它们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对哺乳的母亲通过减少剂量和对婴儿的仔细检测,母乳喂养相对比较安全。一般每天平均服用最小有效剂量的氟哌醇(氟哌啶醇)30mg 或氯丙嗪50mg,则母乳中含量极少。但产妇服用氯丙嗪时,要警惕婴儿会出现嗜睡现象。 锂盐(lithium salt)对狂躁状态治疗效果最好。Kuller 等(1996)报道母乳内的锂含量是血清中的半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肾功能相对不成熟易发生锂中毒,故应停止哺乳。具有抗狂躁作用的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母乳中浓度低,可适用于继续哺乳婴儿的患者。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产后精神病是指产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可以通过生活护理、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目前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该病是一种单独的病症,它可能会在产褥期出现多种精神疾病。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内分泌紊乱,或者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治疗的方式主要有药物和精神疗法,需要稳定病人的情绪,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鼓励、关心。对心理社会压力源进行正确评价,在不刺激病人的情况下,要鼓励病人,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总体预后较好,但少数病人的预后较差。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通常来说,产后精神病通常在产后两周内出现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产后精神病的主要的表现为严重的情绪低落、失眠等,是因为产褥期内分泌不平衡和心理因素诱发,一般起病比较急。对产后精神病人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要对病人耐心关怀,鼓励病人增强自信。
生产后也要按时的接受检查,这样做是为了知道自身的一个健康状况,对一些突发意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造成一些危险。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一般的服药时间应在半年左右,服药6个月再逐渐减药,至于停药,好咨询一下经治医生。产后精神病属于心理问题,通常为主观因素引起,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也会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需要心理沟通治疗,若是不及时发现治疗,病情会恶化发展。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产科超声

轻微精神病可以选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治疗。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病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理解。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精神病失眠可以吃的药有:
1、精神病失眠者可选择镇静作用较强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盐酸氯丙嗪、氯氮平等。如果这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仍然睡眠少、失眠,可以联合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
2、应用最多的就是安定类药物,也就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最多最广泛,例如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硝西泮、安定等。这些药物很容易导致药物依赖,有一定成瘾性,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躯体化障碍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表现,属于慢性精神障碍。临床症状不能完全以躯体因素解释,为此反复求医,阴性结果不能打消疑虑,同时伴随焦虑、抑郁情绪。通常采取心理和药物联合治疗的原则改善症状。此类病人对疾病认识不充分,用药顾虑较多,需结合心理治疗改善认知、提高依从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