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小脑平衡能力差会有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表现,在运动或姿势变化时会有或加剧。会有站着或者走路时,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不稳定,或者左右摇摆,走路的时候会觉得脚下没有根基,会有一种像是踩在棉花上的错觉,走路的时候会觉得脚步不稳定,无法正确的到达目的地。如果有小脑平衡能力差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是大脑半球的损伤,患者可能会将身体倾斜到一侧。如果是小脑蚓部的病变,患者会出现前、后倾的情况。
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患者即使能走路,也会出现基底增宽、身体摇摇晃晃,看起来就像是喝醉了酒的人。同时,小脑平衡不良的患者也会出现肌张力降低,主要表现为四肢姿态的不正常和钟摆样膝反射。小脑平衡不良的患者会出现意向性震颤,在肢体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不规律的抖动,在静止的时候会消失。
脚部方面多做些跳跃运动如纵跳、侧跳、旋转跳、也可以做交叉跑、弓步压腿、侧压腿、跨下击掌等运动;上身方面可以做肩环绕、反拉肩、侧拉肩、双手互握振臂等运动,还有体前曲等身体的协调能力,代表人体不同部位协同配合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是肌肉神经系统、时间感觉、空间感觉、以及环境观察与适应调整能力的综合表现。
小儿协调性差不一定是由于脑瘫,出现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也会出现动作不协调。
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多是因为在出生的时候或者是宫内怀孕的过程中,胎儿的缺氧导致的缺氧性脑损伤,或是严重的肺炎,如颅内的感染和颅内的出血以及营养不良、脑发育不良有关系。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等,患者出现协调性差时应前往医院儿科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病症,再进行系统治疗。
可以做感统训练,提高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长期训练语言能力会提升,配合使用药物才会有效果。可以用游戏疗法,如走独木桥、跳沙坑、丢手绢、赛跑等,对提高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