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淋巴结膜炎

会员2127809 7-12 已回复
女,7岁,感冒引起的腹腔淋巴发炎,两周前为1.6X0.5 一周前彩超为1.0X0.6.现在还有发烧,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树英 医师 邢台人民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子宫肌瘤,不孕症,月经不调
已帮助用户: 180187
指导意见:就您的情况可以服用头孢菌素抗生素或者罗红霉素胶囊,另外彩超检查看看,必要时需要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确诊,
有用0
关注
乔平 主治医师 四川省乐至县良安中心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 143255
你好 肠系膜淋巴结发炎很多小孩都有这个现象的。彩超检查就能判断,急性期给予抗感染治疗,并配合解痉镇痛药如山莨菪碱类。发烧给与降温治疗。另外可以加上藿香冲剂试试。平时注意防止感冒,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另外注意避免吃生冷食物和辛辣食物。
有用0
关注
李香焕 医师 贺钊医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
已帮助用户: 121571
应该静脉输些抗生素,再用些清热解毒的口服药,也可服肠虫清。这个病有的很轻,很容易治愈。
有用0
相关问答

出现了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你应该口服相关抗生素,建议在饮食上不要吃生冷坚硬油炸辛辣的食物,忌烟酒。要吃容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食。如果你想吃水果,建议还是把水果煮熟吃为好,不要生吃,以免会刺激胃肠道。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孩有结膜炎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并且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1.日常护理: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好护理,让孩子保持清淡饮食,不宜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按照医嘱定期复诊,保持眼部的卫生,避免用手触摸或者抓挠。
2.使用药物:小孩出现结膜炎,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左氧氟沙星眼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婴儿结膜炎不会自愈。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婴儿的结膜炎,主要是因为淋球菌感染,一般是通过产路的感染造成的,这种病没有自我修复的趋势。该病的潜伏时间一般为2至5天,双眼可并发。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结膜高度浮肿;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在睑裂处,伴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所以也叫脓漏。要注意眼部的卫生,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结膜囊,并将其排出体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比较灵敏的药物进行点眼,例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和头孢曲松钠。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婴儿结膜炎是红眼睛主要是出现了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多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其传染性较强,结膜会出现明显的充血,分泌出脓性分泌物。病毒引起的结膜炎主要症状有咽红,疼痛,伴有水样的分泌物,患儿的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咽痛,中耳炎,腹泻等。建议及时的前往医院就诊。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妊娠妇女都会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来治疗疾病,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
抗生素对细菌性结膜炎有优良的疗效,对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虽然无效,但还有防止细菌感染。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的不断发育,身体抵抗力会越来越弱,很容易受到病菌和病毒的侵害而引起炎症,导致眼部发炎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因此,孕妇患结膜炎的话,眼药水和眼药膏都要专人专用。另外,在用药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和激素类眼药品种,因为激素有刺激眼部黏膜和结膜细胞生长等不良反应。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小孩结膜炎反复发作通常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日常护理等方法处理。
如果小孩的结膜炎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一般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造成的。因此,建议及时就诊,以便于及时发现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使用药物之前,家长要注意洗手,避免因手部接触眼睛而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可以带孩子运动,平时多吃新鲜的蔬果,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避免再次发生结膜炎复发的情况。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