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医院检查高血压3级,葡萄糖耐量降低。请问平时在哪方面需要...

会员27228616 48 已回复
我经医院检查高血压3级,葡萄糖耐量降低。请问平时在哪方面需要注意。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吕志超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中医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
已帮助用户: 13642
问题分析:高血压都3级了就必须服用降压药物了,如可以服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北京降压0号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目前糖耐量减低可以不用降糖药物治疗。
意见建议:但是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了就需要应用降糖药物治疗了。目前需要低糖饮食,适当运动降低血糖治疗,体重超重者需要尽量减轻体重等。建议查血脂,如果有高脂血症就需要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了。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等。
有用0
关注
施立军 主治医师 浙江省慈溪市中医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内科、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12895
问题分析:你好,高血压三级是高血压当中级别最高的情况,是急需要药物治疗的,糖耐量降低是糖尿病前期,有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危险。
意见建议:高血压必须要用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平时少吃盐,咸的东西都不能吃。糖耐量异常暂时不需要治疗,少吃甜的东西,适当运动,控制饮食,不要吃的太饱,七分饱即可,少吃多餐。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低脂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低盐、低脂肪、有规律的作息、不能过度疲劳、不能熬夜,还要多做运动减肥。男人的肚子围在85cm以内,女人的腹围80cm是最好的,因为有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不仅会导致冠心病的病情恶化,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高血压后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早发现病人的血压是否稳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主要是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配合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平稳治疗的,还需要注意有无贫血,低血压及癫痫发作的情况的,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的。需要注意有无心动过缓。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应低脂,低盐,饮食清淡,不贪饮,不贪吃,应定时进食,食盐摄取量,每日应以低于5克为宜,若出现浮肿的现象,更要对食盐进行调控。此外,高血压病人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或者慢跑等方式来降低体重,这样既能锻炼自身身体素质,也有利于改善病情。病人应多吃含钾较多的食品,如油菜和菠菜等、小白菜和西红柿,食用含钾食物,不但可以保护心肌细胞,也可减轻因食用钠量过多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但当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后,不宜食用含钾较高的食品。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患者应该注意按时用药、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
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用降压药,不能随意换药,也不能停药。尽量减少烹调用盐的次数,每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能超过6克,不吃腌制的食物,可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患者要少吃或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应彻底戒烟,如果一定要喝酒,建议选择低度酒,不喝烈性酒,同时控制饮酒量。除日常生活活动外,患者应坚持每周4-7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每天累计30-60分钟;运动形式主要是有氧运动,辅以无氧运动。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如果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状况评估,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糖耐量减低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限酒,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糖耐量减低可以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的干预治疗,使恢复正常的糖耐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会复发。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高血压需要注意饮食、遵医嘱用药等。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之一,提示病人注意做好血压监测,最好能使血压低于130/80mmHg。另外,还需要做好日常的自我护理工作,避免因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引起各种不良反应,降低病情的发展速度和加重程度。平日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平日不食肥肉和动物内脏,应重视口服某些一线长效降压药,从而使血压得到更稳定的调控,以更好地防治高血压有关并发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